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张泽宇  曹雁平  朱雨辰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2):324-333,347
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是热加工食品中两种常见的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污染物。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的同步抑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机理,影响两者形成的缓解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缓解策略的优异,为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共同抑制方法的开发和共同抑制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也为更多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5-羟甲基糠醛是糖类物质在高温或弱酸条件下脱水形成的醛类化合物,由于其潜在毒性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阐述了近年来有关食品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机理、含量分析及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解决食品中5-羟甲基糠醛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5-羟甲基糠醛又称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 HMF),是食品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源性污染物。研究报道HMF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基因毒性、致癌性等,因此须采取合适的方法控制其含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降低食品中HMF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加工更安全的食品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热加工过程对食品的风味、色泽以及危害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美拉德反应和油脂氧化是热加工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两类反应,彼此独立且相互影响,尤其是油脂氧化产生的羰基化合物能与氨基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对丙烯酰胺、杂环胺、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5-羟甲基糠醛等多种危害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油脂氧化产生的活性羰基化合物为关注点,综述了油脂氧化对食品加工伴生危害物的影响,以期为抑制食品中危害物的生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是食品热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内源性污染物,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和己糖在酸性条件下脱水产生,其形成过程受反应底物种类、加热温度、反应体系p H、水分活度及金属离子等影响。HMF具有一定神经毒性、遗传毒性;摄入后在磺基转移酶作用下可转化为具有致癌毒性的羟甲基糠醛次硫酸,因而近年来HMF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HMF形成的途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玉玉  宋弋  李全宏 《食品科学》2012,33(5):275-280
含糖丰富的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HMF),不同食品加工后所产生的糠醛及HMF的含量有所差异,但当含量超过标准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本文对食品中糠醛和HMF的产生机理、含量检测分析及安全性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食品热加工中广泛存在的美拉德反应除赋予食品色香味外,还会生成有害或有异味物质,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DDMP)、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及糠醛就是其中重要的产物。本文分别建立了3种焦糖化和3种美拉德反应体系,研究DDMP、HMF和糠醛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HMF和糠醛分别容易在果糖和木糖焦糖化体系中生成,在美拉德反应体系中,赖氨酸的参与抑制了HMF和糠醛生成,促进了DDMP的生成。结合中间产物和终末产物的表征,单糖的结构差异是影响三种化合物生成的主要因素,赖氨酸会竞争性抑制单糖降解的焦糖化途径,从而抑制HMF和糠醛的生成。本文可对食品热加工业中DDMP、HMF和糠醛的生成、控制及定向合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饮料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以作为衡量饮料是否过度受热和贮藏时间是否过长的指标。研究5-羟甲基糠醛的产生机理、在饮料中的含量、检测方法及抑制方法,有助于为解决饮料中5-羟甲基糠醛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开发新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丙烯酰胺和羟甲基糠醛是高温加工食品中产生的两种内源污染物。本文研究了7种豆类(黑豆、鹰嘴豆、绿豌豆、小扁豆、绿豆、黄豌豆和黄豆)的豆粉对天冬酰胺/葡萄糖反应体系中丙烯酰胺和羟甲基糠醛(HMF)形成的影响,以其为两者的控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全豆粉试验时,有5个品种的豆粉抑制丙烯酰胺(抑制率10.3~55%)形成,但都促进HMF的产生;去皮脱脂后的豆粉更能抑制丙烯酰胺形成。有趣的是,其中4个品种的豆皮也能抑制丙烯酰胺的产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有5个品种的脱脂豆粉能消除已形成的丙烯酰胺,消除率为5.9%(绿豆粉)至28.5%(大豆粉)。通过统计本研究的39种处理发现,丙烯酰胺与HMF的形成量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酰胺和羟甲基糠醛是高温加工食品中产生的两种内源污染物。本文研究了7种豆类(黑豆、鹰嘴豆、绿豌豆、小扁豆、绿豆、黄豌豆和黄豆)的豆粉对天冬酰胺/葡萄糖反应体系中丙烯酰胺和羟甲基糠醛(HMF)形成的影响,以其为两者的控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全豆粉试验时,有5个品种的豆粉抑制丙烯酰胺(抑制率10.3~55%)形成,但都促进HMF的产生;去皮脱脂后的豆粉更能抑制丙烯酰胺形成。有趣的是,其中4个品种的豆皮也能抑制丙烯酰胺的产生。进一步研究发现,有5个品种的脱脂豆粉能消除已形成的丙烯酰胺,消除率为5.9%(绿豆粉)至28.5%(大豆粉)。通过统计本研究的39种处理发现,丙烯酰胺与HMF的形成量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3 种单糖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规律,本实验以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3种单糖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了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初始pH值对单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影响较大。在初始pH 2~8的范围内,pH 2时,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量最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3 种糖溶液模拟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量呈增加的趋势,溶液pH值呈下降趋势。在加热温度为80、100、120 ℃时,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孙涛  李铭  谢晶  薛斌  李立 《食品科学》2014,35(3):47
通过对果糖胺、二羰基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和荧光性末端产物的检测,考察槲皮素和葛根素对食品体系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槲皮素能促进非酶糖基化早期产物果糖胺和5-HMF的生成,对反应中期的二羰基化合物和非酶糖基化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葛根素能促进果糖胺的生成,抑制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对5-HMF和AGEs无影响。这可能与槲皮素与葛根素的结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生物胺,这些生物胺主要由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于氨基酸脱羧而生成。适量生物胺可促进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量摄入会产生不良反应。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不尽相同,这导致在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本文详细综述不同食品中生物胺的来源、产生机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其检测方法,为生产安全食品、降低食品中生物胺的含量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外源成分对肉制品中杂环胺抑制效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环胺是一类由高蛋白类食品在高温烹调加工时产生的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的有机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烧烤、卤煮、煎炸和油炸等多种热加工方式均可导致杂环胺的生成,通过添加外源成分抑制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形成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对外源添加成分对不同加工方式肉制品杂环胺形成的抑制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5.
硼酸盐因其具有毒性,已被我国及许多国家列为食品的禁用添加物。然而近年来,食品加工中违法添加硼砂的事件频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硼是很多动植物体内天然的微量元素,这给食品中检出硼来源的判断造成困难。本文对硼的代谢与毒性、人体摄入硼的安全限量、食品中硼的分布等有关硼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为今后我国开展关于硼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及生物脱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莉  孙伟  张红印  杨其亚 《食品科学》2016,37(17):245-25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镰刀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受污染的农作物和饲料中,不仅给农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也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潜在威胁。传统控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但上述两种方法都具有局限性。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生物转化方法进行脱毒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化学性质、毒性作用以及生物脱毒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究生物学方法控制粮食与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多酚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才植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15,36(15):249-254
近年来,植物多酚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对食品品质形成的重要性以及众多的生理活性,已成为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多酚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态存在于食品中。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对食品品质及健康功能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其种类和数量,而且取决于其在食品基质中的存在形态。本文在广泛调研文献的基础上,对食品中多酚形态,不同形态多酚的分析方法,常见食品(谷物、水果、蔬菜、可食花卉、其他食品)中游离态多酚与结合态多酚的含量,以及食品加工对多酚形态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对食品中多酚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并多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包括用不同动物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新型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标准化等,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陈雪  石爱民  刘红芝  刘丽  王强 《食品科学》2015,36(21):291-296
反式脂肪酸作为食品中有害成分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对其研究备受瞩目。本文在对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来源、危害、检测及去除方法,介绍了煎炸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及变化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进一步解决油脂及油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带来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