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建筑科学   28篇
轻工业   79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选择Delepine反应法的路线合成对叔丁基苄胺,并对反应投料比、反应温度及酸化后的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到了较好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40℃,对叔丁基苄氯与乌洛托品投料比为1:1;加入酸和醇后的保温时间为2h,从而使反应收率稳定在90%以上,含量达到95%。  相似文献   
2.
陆海根  陈伟 《浙江建筑》2012,29(1):62-64
从《浙江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 33/1068—2010)》编制的角度,介绍了浙江省首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编制情况,全面地论述了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特别是详细介绍了新规范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低温等离子体对杨梅采后致病菌——桔青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原产于我国的特色浆果类水果,其色泽艳丽、酸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其贮运一直是尚待解决的难题。病原菌侵染所致的腐烂是杨梅果实采后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杨梅进行采后防腐处理,结果表明:杨梅果实贮藏期腐烂率显著下降,多次处理的间隔期越短,效果越明显。对接种桔青霉的果实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病果的发病进程被显著抑制,其中6 A电流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每隔24 h处理3 min,对病害的控制最为经济有效。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桔青霉碘化丙啶(PI)染色率、Hoechst 33342染色率和DCFH-DA染色率明显上升,经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处理后的孢子发生破裂、皱缩等形态结构的改变,表明低温等离子体通过诱导桔青霉孢子中活性氧(ROS)积累,进而诱导孢子坏死和凋亡。本研究结果为低温等离子体在杨梅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谭禾平  王桂跃  陆国权 《食品科技》2007,32(10):182-184
首先通过选择试验选择乙酸作为最佳提取剂,然后按照4因素3水平正交L9(34)试验设计对浸提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不同物料配比对紫玉米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2],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为:pH2.5乙酸溶液作浸提剂、在6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60min、物料配比在1∶15,其二次提取得率可达80.1%。  相似文献   
5.
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关于花粉破壁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归类比较 ,分别阐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又分析了花粉破壁带来的问题 ,对人们的疑问给予剖析 ,最后指出花粉的深层开发前景广阔 ,但破壁是首要和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茶氨酸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氨酸是一种新型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是茶叶中的特有氨基酸。本较全面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茶氨酸研究的最新现状,包括茶氨酸的分布、理化特性、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检测方法、合成方法、生理功能、安全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系统介绍卷烟企业如何与商业企业(在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下)共同办好烟叶基地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了基地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盐酸水解DNS比色法快速测定甘薯淀粉含量的标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经典费林试剂滴定法为标准法,对6mol/L盐酸水解,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简称DNS比色法)快速测定甘薯淀粉含量标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准确度和精密度,提出了消除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色素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温度的压热处理对3种不同晶型(A型、B型、C型)淀粉颗粒结构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在110、120、130 ℃压热条件下进行处理,并采用XRD、SEM、RVA、DSC和酶解等方式表征不同处理前后淀粉样品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压热处理后淀粉的糊化特性显著改变,峰值粘度、回升值、最终粘度、崩解值降低,糊化温度升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压热处理过程中的水分和热能会使淀粉颗粒部分糊化,进而导致颗粒表面出现凹陷。压热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逐渐失去B型结晶的特征衍射峰,并显现出A型结晶的特征。与原豌豆淀粉相比,压热处理后的豌豆淀粉晶型有从C型转为A型的趋势,而玉米淀粉的衍射峰没有的明显变化。此外,压热处理后不同晶型淀粉中抗性淀粉的质量分数均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系统揭示了压热处理后不同晶型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利用压热法制备具有低消化率的淀粉基食品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象特征。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植物,竹因其特殊气质和优美姿形,具有良好的景观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将竹作为一种营造空间的植物展开专门的研究,故该文对竹类景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杭州西湖风景区竹景观造景效果突出、成景特色明显。笔者以之为例,对其竹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竹类植物的围合、夹道、点缀、背景衬托等作用将竹类景观空间分为竹林空间、竹径空间、配景空间、背景空间等多种类型,总结西湖风景区中以竹造景所成空间可营造的磅礴气势、清静幽趣、怡人雅趣与盎然野趣等意境形式,以期对竹景观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的全面表达提供借鉴,为西湖风景区的历史文脉传承与文化景观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