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灵军  单伟 《半导体学报》1994,15(3):171-179
本文首次报道用光调制光谱(PR)研究了Cd1-xMnxTe/CdTe半磁半导体多量子阱的能带结构和带间跃迁,观察到多量子阱的各子能级激子跃迁11H,11L,22H,33H等,并得到轻重空穴分裂为18meV。当能带偏移Qc=0.90时,理论计算的子带跃迁能量与调制光谱结果符合很好。发现低温时第二子能级跃迁比第一子能级跃迁更强,并给出了初步解释,通过变温测量,测得各子能级的温度系数并与纯CdTe及Cd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MBE生长的CdTe/Cd1-xMnxTe:In调制掺杂应变层多量子阱材料的光荧光光谱,低温下观察到一个由多电子-单个空穴散射引起的很强的费密边奇异的发光现象,对应于费密边能量位置发光峰有一个很强的增加,使整个发光锋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分析讨论了引起费密边奇异现象的物理机制,测量了77K和GdTe/Cd1-xMnxTe:In样品的调制光谱,与荧光光谱进行比较,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结论。还测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MBE生长的CdTe/Cd1-xMnxTe:In调制掺杂应变层多量子附材料的光荧光光谱,低温下观察到一个由多电子-单个空穴散射引起的很强的费密边奇异的发光现象,对应于费密边能量位置发光峰有一个很强的增加,使整个发光锋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分析讨论了引起费密边奇异现象的物理机制,测量了77K下CdTe/Cd1-xMnxTe:In样品的调制光谱,与荧光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结论.还测量了费密迪奇异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此现象在Ⅱ—Ⅵ族半导体多量子附材料中比Ⅲ─V族材料强得多.  相似文献   

4.
运用光调制光谱方法测量了GaAs/AlxGa(1-x)As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材料的调制反射谱,结果表明光调制光谱可以精确确定阱宽、Al组分、子带跃迁能量和探测峰值波长等许多重要参数,结合实验结果,采用Kronig-Penny模型对材料能带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运用光调制光谱方法测量了GaAs/AlxGa1-xAs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材料的调制反射谱,结果表明光调制光谱可以精确确定阱宽、Al组分、子带跃迁能量和探测峰值波长等许多重要参数。结合实验结果,采用Kronig-Penny模型对材料能带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6.
InxGa1—xAs/AlyGa1—yAs多量子阱的高压光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金刚石对顶砧压力装置在浓氮温度下和0~4GPa的压力范围内测量了不同阱宽(1.7~11.0nm)的InxGa1-xAs/AlyGa1-yAs(x,y=0.15,0;0.15,0.33;0,0.33)多量子阱的静压光致发光谱,发现在In0.15Ga0.85As/GaAs多量子阱中导带第一子带到重空穴第一子带间激子跃迁产生的光致发光峰能量的压力系数随阱宽的增加而减小,在In0.15Ga0.85As/  相似文献   

7.
用金刚石对顶砧压力装置在液氮温度下和0~4GPa的压力范围内测量了不同阱宽(1.7~11.0nm)的InxGa(1-x)As/Al(1-y)Ga(1-y)As(x,y=0.15,0;0.15,0.33;0,0.33)多量子阱的静压光致发光谱,发现在In0.15Ga0.85As/GaAs多量子阱中导带第一子带到重空穴第一子带间激子跃迁产生的光致发光峰能量的压力系数随阱宽的增加而减小,在In0.15Ga0.85As/Al0.33Ga0.67As和GaAs/Al0.33Ga0.67As多量子阱中相应发光峰的压力系数随附宽的增加而增加.根据Kroniy-Penney模型计算了发光峰能量的压力系数随阱宽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导带不连续性随压力的增加(减小)及电子有效质量随压力的增加是压力系数随阱宽增加而减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In_xGa_(1-x)As/InP应变量子阱中激子跃迁能量随In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InxGa1-xAs/InP应变多量子阱中激子跃迁能量随In组分的变化.用国产GSMBE设备生长了五个样品,这五个样品的阱宽均为5nm,垒宽均为20nm,唯一的不同之处是阱层中的In组分不同,In组分从0.39变化到0.68.用X射线双晶衍射及计算机模拟确定出了各样品阱层中实际In组分.用光致发光谱(PL)、吸收谱(AS)、光伏谱(PV)确定出了样品中的激子跃迁能量.对量子阱中的激子跃迁能量随In组分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给定阱宽的量子阱,随着In组分的增大,量子阱中11H和11L激  相似文献   

9.
用光调制吸收光谱方法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研究了In_(0.15)Ga_(0.85)As/GaAs应变多量子阱的子能带跃迁,发现子能带跃迁能量随压力的变化行为与构成量子阱的组成体材料带间跃迁能量的变化相似,并且子能带跃迁能量压力系数与量子阱的宽度有关。还讨论了压力可能引起的导带不连续率的变化和In_(0.15) Ga_(0.85)As应变层的临界厚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ZnxCd1-xTe-ZnTe多量子阱样品的光泵受激发射研究讨论了材料中激子局域态对受激发射激子过程以及受激发射特性的影响。两块不同组份和不同局域态密度的ZnCdTe-ZnTe多量子阱样品受激发射过程都是n=1重空穴激子参与的一系列过程,但在Zn0.67Cd0.33Te-ZnTe中发现了激子-激子散射的受激发射过程,而在Zn0.78Cd0.22Te-ZnTe中没有发现这一受激发射的激子过程。x=0.67的样品中具有较高的局域化激子密度,其受激发射具有较高的阈值。  相似文献   

11.
在11K-8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用MBE生长的ZnTe/Zn1-xMnxTe超晶格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光调制反射谱和拉曼散射谱.在考虑了样品中晶格失配所致的应力效应后对激子能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讨论了导带偏移Qc和平均晶格常数的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还研究了x值对轻、重空穴激子能级位置的影响.在拉曼散射实验结果中不仅观测到高阶声子(6阶),还观测到垒中和阱垒间光学声子的组合模  相似文献   

12.
对In(0.2)Ga(0.8)As/GaAs应变多量子阱在77K下的光调制反射谱(PR)和热调制反射谱(TR)进行了实验研究.对PR结果的线形拟合指认了应变多量子阱中子能级的跃迁,并与理论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实验对比确认PR中11H、13H等跃迁结构为非耦合态、具有电场调制机构的一阶微商性质.而11L、31H、22H等跃迁结构为阶间耦合态,对这些隧穿耦合的低场调制产生三阶微商特性.  相似文献   

13.
MOCVD生长GaAs/AlxGa1—xAs多量子阱子带间红外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MOCVD生长的GaAs(40A)/AlxGa1-xAs(300A)多量子阱结构观察到阱内电子从基态到第一激态跃迁引起的红外吸收。用Bruker红外光谱仪测量,发现了一个峰值在986cm^-1(10.1μm)带宽为237cm^-1(9~11.5μm)的强吸收峰,该峰位置与阱内电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跃迁所计算的吸收峰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对MOCVD生长的GaAs(40)/AlxGa(1-x)As(300)多量子阱结构观察到附内电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跃迁引起的红外吸收.用Bruker红外光谱仪测量,发现了一个峰值在986cm-1(10.1μm)带宽为237cm-1(9~11.5μm)的强吸收峰,该峰位置与阱内电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跃迁所计算的吸收峰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4.2K下获得了P-型HgCdTe反型层有两个子能带被占据时的电容谱.基于多个子带被占据的非量子限情形,提出了一个实验模型.用该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获得了反型层基态及激发态子能带结构,包括基态子能带能量、第一激发态子能带能量、费米能级、耗尽层厚度、反型层平均厚度以及它们随反型层电子浓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我们率先研制出的3~5.3μmInxGa1-xAs/AlyGa1-yAs/AlzGa1-zAs非对称台阶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制备和性能.该探测器具有光伏特征,77K温度、±7V外偏压下的500K黑体探测率达到约1.0×1010cm·Hz1/2/W,并且,与1→2子带间跃迁相对应的光电流峰值响应波长可随外偏压在中红外(3~5.3μm)波段作适当调谐.运用平面波展开法,依据样品的阱、垒结构参数,计算了InxGa1-xAs/AlyGa1-yAs/AlzGa1-zAs非对称台阶量子阱1→2子带间跃迁的Sta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宽频带导纳测试系统研究了Hg0.66Cd0.34Te-CdTe异质结构和Al-半绝缘CdTe-Hg0.66Cd0.34Te结构样品的变频导纳特性,分析了不同结构样吕的测试结果,表明:异质结HgCdTe表面空穴积累,CdTe表面空穴耗尽,界面处的势垒使载流子局限于HgCdTe体内,样品的光伏响应光谱在2970cm^-1和3650cm^-1处各有一个响应峰,前者对应于界面HgCdTe的本征光伏效庆  相似文献   

18.
在11K-8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用MBE生长的ZnTe/Zn1-xMnxTe超晶格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光调制反射谱和拉曼散射谱。在考虑了样品中晶格中失配所致的应力效应后对激子能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讨论了导带偏移Qc和平均晶格常数的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还研究了x值对轻、重空穴激子能级位置的影响。在拉曼散射实验结果中不仅观测到高阶声子(6阶),还观测到垒中和阱垒间光学声子的组合模。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利用光调制反射光谱研究了GaAs/AlGaAs单量子阱,观察到了电子的11H及11L跃近.通过改变表面垒的厚度,使得真空垒对阱中电子态影响发生变化,由于量子阱中电子态所受的约束的加强,我们观察到了价带到导带的跃迁明显的蓝移(HH1到E1,LH1到E1).这种蓝移的现象可以用方势阱加真空势垒及内建电场的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电子能带的畸变势常数计算了生长在GexSi-x(001)衬底上的量子阱Si/GexSi1-x的电子势垒高度随合金组分x的变化情况,并用包络函数方法计算了不用合金组分x时的量子阱的子能带结构,计算结果表明(001)及(001)导带底电子量阱处在S层,而其它四个导带底能谷的电子量子阱处在GexSi1-x合金层,两类量子阱的电子势垒高度均随着衬底合金组分x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