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豆低聚糖提取中超滤膜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大豆低聚糖提取过程中大豆乳清的超滤情况,结果表明:大豆乳清在不同的超滤膜、不同的截留分子量、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超滤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同;在超滤组允许的范围内,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对大豆乳清的超滤有利;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XHP03是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最佳用膜。  相似文献   

2.
超滤法提取大豆低聚糖前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乳清是大豆蛋白生产厂的副产品 ,其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大豆低聚糖主要包括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 ,棉子糖和水苏糖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本文对采用超滤技术提取大豆乳清中的大豆低聚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发现 ,未经前处理的大豆乳清直接进行超滤时 ,大豆低聚糖的截留率高 ,超滤速度慢 ,因此 ,必须对大豆乳清进行前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 ,最佳工艺参数为pH7,CaCl2 加入量为固形物的 2 0 % ,温度 10 0℃ ,时间 15min。对最佳前处理条件下得到的溶液进行超滤后 ,得到了较高纯度的大豆低聚糖溶液  相似文献   

3.
超滤法提取大豆低聚糖前处理的研究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乳清是大豆蛋白生产厂的副产品,其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大豆低聚糖主要包括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作用。本文对采用超滤技术提取大豆乳清中的大豆低聚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未经前处理的大豆乳清直接进行超滤时,大豆低聚糖的截留率高,超滤速度慢,因此,必须对大豆乳清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最佳工艺参数为pH7,CaCl2加入量为固形物的2  相似文献   

4.
超滤法提取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采用调酸、加金属盐和加热方法沉淀大豆乳清蛋白,大豆乳清预处理工艺参数为pH4.3,CaCl浓度3%~5%,加热温度为80℃~90℃,加热时间为20min,该处理过程蛋白质沉淀率为85.20%,大豆低聚糖的保存率为91.24%。经预处理的大豆乳清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膜超滤,超滤压力p:3.0psi~4.5psi,超滤温度:40℃~50℃,蛋白质的截留率为87.32%,大豆低聚糖的截留率为8.91%。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了乳清废水膜过程生产低聚糖等产品工艺中各级膜滤过程和其他流程试验,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低聚糖液的活性炭最佳脱色条件:脱色时间30 min,加炭量2.0%,脱色温度70℃,pH4.0,同时还对脱色后的低聚糖液的树脂脱盐试验进行了研究.乳清废水经过该工艺过程,最终形成了大豆低聚糖产品,超过了主产品的效益,水质接近纯净水并回用至工序中.  相似文献   

6.
从大豆糖蜜中分离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豆糖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了醇沉法提取大豆低聚糖的实验条件,再利用超滤技术除去大豆低聚糖粗提物中大豆乳清蛋白,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大豆低聚糖.结果表明:液料比为30:1,提取温度为50℃,乙醇浓度为95%.乙醇浸提时间为2h,低聚糖粗提物得率为55.0%,得到低聚糖产品的纯度为66.3%;超滤纯化低聚糖粗提物后得到低聚糖的纯度为72.2%.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豆腐乳清蛋白及低聚糖的回收率、提高膜通量,研究采用转谷氨酰胺酶在豆腐黄浆水自然条件下(温度50℃、pH值6.0)对乳清原液预处理,使蛋白质聚合,方便后续分离工艺选用截留分子量大的超滤膜分离大豆乳清蛋白。数据显示转谷氨酰胺酶Ⅰ可有效催化大豆乳清蛋白聚合,1%的酶添加量50℃反应30min即可催化95%以上的大豆乳清蛋白聚合,酶添加量3‰,聚合时间延长至5h。与对照组相比,乳清采用酶法预处理然后超滤分离,蛋白截留率及膜通量分别提高了2倍和1.3倍,而低聚糖的透过率没有明显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的超滤工艺酶聚合预处理乳清然后超滤的分离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超滤技术纯化大豆糖蜜中低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超滤技术纯化大豆糖蜜中的低聚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H和温度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超滤的较优条件为:选用截留相对分子量为10000的膜,pH7.0,温度20℃,采用间断全过滤的操作方式。在此条件下超滤所得的透过液澄清透亮,大分子类蛋白可完全去除,低聚糖透过率达70%。  相似文献   

9.
大豆乳清废水处理中膜设备清洗与保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l前言 采用膜技术处理大豆乳清废水技术,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哈高科大豆食品公司引入超滤、纳滤技术,已成功地提取出乳清蛋白及低聚糖产品。但由于该技术尚属新技术,在国内尚处研发阶段,相应的技术资料很少,特别是针对生产实际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为数不多,其中也包括膜保养技术资料的匾乏,而有效的膜保养对于实际生产中产品的质与量,成本的高与低有着显著影响。本文就结合生产需求实际情况,对膜的清洗保养作探讨性分析及实验,以制定出有效的清洗保养工艺。  相似文献   

10.
膜分离大豆乳清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膜分离大豆乳清蛋白进行了探讨,讨论了截留分子量、压力、温度、pH值对超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截留分子量10000的膜超滤,超滤压力0·2MPa,超滤温度40~50℃,超滤pH值7·5,蛋白质的截留率达90%以上,总糖透过率为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入世以来中国大豆生产、市场、贸易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大豆生产、市场、贸易三个方面,系统回顾入世以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入世以来应对挑战和利用机遇的经验,并对大豆生产和消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最后,对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豆制品生产废水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霜  应铁进 《食品科学》2007,28(9):594-599
豆制品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文章阐述了从大豆制品生产废水中提取功能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等的研究进展,为豆制品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豆异黄酮系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大豆活性成分。该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组成、结构、消化吸收基础上,对近年来利用微生物转化提高豆浆、豆腐、豆瓣酱等大豆制品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大豆副产品中的功能性成分进行了论述,并对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和大豆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铜、大豆磷脂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对大豆的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大豆多糖类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大豆多糖类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近期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富硒大豆豆渣和豆浆中硒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波消解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富硒大豆磨浆后所得的豆浆和豆渣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豆渣中的硒含量很高,可以达到18.287μg/g,因此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豆浆中的硒含量相对也较高,可以达到0.401μg/mL,使其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大豆脱皮与等级豆粕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大豆加工生产饲用豆粕,蛋白质含量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系统阐述了脱皮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及其质量,以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描述了大豆脱皮工艺的工艺参数,并将几种不同的脱皮工艺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大豆加工中采用热脱皮工艺生产高蛋白质豆粕的可行性,同时,对生产等级豆粕工艺进行了分析,为大豆加工企业提供全新的大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大豆低聚肽降胆固醇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豆低聚肽在降胆固醇方面的作用。方法:取5周龄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即Ⅰ(对照组)、Ⅱ(蛋白组)、Ⅲ(多肽组)、Ⅳ(低聚肽组1)、Ⅴ(低聚肽组2)、Ⅵ(低聚肽组3),在实验环境下,构建高胆固醇模型,在对各组继续饲喂高胆固醇饲料的同时,对第Ⅱ组口腔灌喂大豆蛋白,对第Ⅲ组口腔灌喂大豆多肽,对第Ⅳ、Ⅴ、Ⅵ组分别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豆低聚肽,第Ⅰ组口腔灌喂同体积的饮用水。饲喂6周,分别收集粪便、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粪便重量及其中的类固醇含量。结果:第Ⅱ、Ⅲ、Ⅳ、Ⅴ、Ⅵ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粪便的排泄量及粪便中类固醇的含量增加。大豆低聚肽组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大豆低聚肽组效果极显著。结论:大豆低聚肽具有比大豆蛋白和大豆多肽更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1,46(1):92-99
大豆乳清废水是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也是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最大量的废弃物。研究表明,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多种有机组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医疗保健功能,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介绍了大豆乳清废水的主要组分及含量,并对各组分的功能作用和各组分的分离提取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大豆乳清废水用于新型功能性饮料的开发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为大豆乳清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大豆磷脂质量的因素很多。用成熟、完整的大豆 ,可以制得高质量的磷脂。遭霜冻和长时间储存的大豆 ,磷脂含量低。大豆加工以前 ,必须清选、脱皮 ,去除含铁的泥土、外来杂质和杀虫剂。大豆磷脂中的褐色物质可能是毛油在汽提时生成的 ,据认为是缩醛产物。脂肪酸氧化也可能是磷脂褐变原因之一。大豆毛油在汽提时 ,尽可能采用低的温度 ,可以减少褐色物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