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新疆骏枣为原料,以p H6.0磷酸缓冲溶液、30%双氧水和愈创木酚的混合液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红枣中过氧化物酶(POD)的酶学特性及其钝化动力学。结果表明:红枣POD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为6.8~7.2,最适底物浓度为0.088 2 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49.2 U/min,Km=0.387 mol/L;当温度大于55℃时,热处理对POD的钝化效果比较显著,80℃处理25 min即可完全钝化红枣POD;热处理对红枣POD的钝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ZT=22.83℃,Ea=42.076 k J/mol。  相似文献   

2.
雪莲果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和抑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鲜雪莲果为材料,对雪莲果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及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莲果过氧化物酶最适反应pH值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佳反应底物(愈创木酚)浓度为0.008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135U/(min.g),米氏常数Km=0.004182mol/L。在0~200mmol/L范围内,抑制剂对POD的抑制作用为NaHSO3>L-cys>柠檬酸>VC>EDTA。在0~10mmol/L范围内,激活剂对POD激活作用为CuSO4>FeCl3。  相似文献   

3.
香蕉皮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别以邻苯二酚、愈创木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对香蕉皮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O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5.5、Km=22.42mmol/L、Vmax=0.027OD420/min,75℃水浴处理5min基本完全失活,100℃水浴处理20s可钝化PPO活性,并且香蕉皮PPO有同工酶;香蕉皮过氧化物酶(POD)的最适pH6.0、最适温度30℃,其在80℃下处理5min后基本失活,在沸水浴25s后酶被钝化。  相似文献   

4.
以愈创木酚为底物,470nm处测定山药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和激活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过氧化物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6.0,Km=0.08231mol/L,Vmax=541.518U/(g·min);五种抑制剂对POD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VC>L-Cys>NaHSO3>柠檬酸>EDTA,两种激活剂对POD活性的激活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CuSO4>FeCl3。  相似文献   

5.
芦笋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及抑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芦笋组织中与老化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笋POD和PAL的最适pH分别为4.0和8.8,且在pH值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酶活力均明显下降;最适温度分别为55℃和60℃,且在20℃以下和60℃以上活性显著降低;1mmol/L Ca~(2+)显著(P<0.05)抑制芦笋POD和PAL酶的活力;POD和PAL最适底物浓度分别为70μL/100mL和0.02mol/L,Km分别为2.694×10~(-4)mol/L和0.1381mmol/L。  相似文献   

6.
以曹州木瓜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曹州木瓜过氧化物酶(POD)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为控制木瓜加工贮藏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曹州木瓜POD的最适pH 5.8,最适反应温度45℃,90℃处理75 s或者100℃处理30 s后POD活性完全丧失。其过氧化物酶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Km=18.17 mmol/L,Vmax=1 666.67 U。抑制剂对POD的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VC亚硫酸氢钠柠檬酸EDTA-2Na。Na+,K+,Mg2+,Mn2+和Ca2+对POD具有激活作用,Zn2+,Ba2+和Cu2+在低浓度时对POD有激活作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藕带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藕带中过氧化物酶(POD)的提取和纯化技术,以及温度、pH值和部分化学物质对P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藕带中的过氧化物酶提取物经过40%饱和度的硫酸铵除杂、8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52纤维素柱层析(100mL,0.1 mol/L NaCl的pH 7.2的磷酸缓冲溶液洗脱)、葡聚糖凝胶G-75柱层析(pH 7.2的磷酸缓冲溶液洗脱)进行分离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为单一带,其分子量约为42kD,纯化倍数及蛋白质产率分别为32.68倍和2.11%。藕带中POD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5.0。温度高于80℃基本失活,pH值小于2.0或大于8.0也基本失活。抗坏血酸对POD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尿素、SDS、KSCN对POD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草酸在低浓度时对POD具有激活作用,高于0.01 mol/L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表达载体pET-30a,实现了去信号肽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amyd及未突变的高温α-淀粉酶基因amy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经多步纯化,重组酶AMY及AMYD的比活分别达到312.7U/mg蛋白和354.6U/mg蛋白,纯化倍数分别为75.90和83.83,获得凝胶电泳条带单一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检测,AMY及AMYD酶分子质量均为63.5ku。重组酶AMY的最适温度80℃,最适反应pH为6.5,在温度低于90℃,反应pH5.5~7时,酶活较稳定。重组酶AMYD的最适温度80℃,最适反应pH为4.5,在温度低于90℃,反应pH4.0~6.5时,酶活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热处理对滁菊中酶的钝化效果,以滁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为研究对象,探讨热处理过程中滁菊PPO和POD的热稳定性和热钝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滁菊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滁菊PO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滁菊PPO和POD的酶活性均下降,但在相同热处理水平下滁菊POD的热稳定性较PPO强。动力学分析表明滁菊PPO和POD的热钝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DPPO,70℃=10.0524 min,DPOD,70℃=21.0512 min, 钝化 PPO 和 POD 所需活化能分别为 13.495 kJ/mol和17.092 kJ/mol。  相似文献   

10.
大蒜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毅  乔旭光  李燕  左进华  王换梅 《食品科学》2007,28(11):290-293
本实验以新鲜大蒜为材料,对大蒜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30~50℃活性较高;耐热性表明,在80℃、90s和90℃、60s条件下酶失活;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577mol/L,Vmax=192.31U;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NaHSO3>L-cys>柠檬酸>EDTA-Na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株嗜热菌(Anoxybacillus flavithermus)所产木糖异构酶的分离纯化以及酶学性质。结果表明,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75凝胶过滤、纤维素DE-52弱阴离子交换柱和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的木糖异构酶,分子量约为181 ku,由4个相同分子量的亚基组成。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80℃,最适为pH为7.0且最适pH范围宽泛,pH6.0~11.0酶反应活性能保持80%左右。该酶热稳定性及耐碱性能良好,70℃保温1 h后酶活仍能保持近80%左右;pH5.0~8.0保温1 h后酶活仍能保持近80%以上,甚至pH12.0保温1 h后酶活性仍能保持40%左右。Mn2+和Co2+对酶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Zn2+、Cu2+以及Al3+对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从库特氏杆菌发酵液中分离出可降解β-类胡萝卜素的酶,经初步纯化,研究其生化性质,为后续研究纯酶性质和应用打基础。以β-胡萝卜素标准品为底物,通过检测其反应最适温度、耐热性、反应最适pH、耐酸性、活化能、米氏常数,最大反应速率等研究该类胡萝卜素降解酶的生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80℃为最适反应温度,具有较稳定的耐热性。该酶的耐酸性较强,在pH=3.0时活性最高。Fe~(2+)、Mn~(2+),Zn~(2+)抑制酶的活性,Al~(3+)、Fe~(3+),Mg~(2+),Ca~(2+)促进酶活性。由阿伦尼乌斯方程得酶反应的活化能Ea为230.3KJ/mol。在70℃和p H 3.0的条件下,其反应动力学常数Km为4.13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1.1842umol/(L·min)。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1):137-142
以日本木瓜和皱皮木瓜为原料,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过氧化物酶(POD),愈创木酚-H2O2为底物,采用比色法对2种木瓜中的POD酶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皱皮木瓜YATS 115(A)、日本木瓜西府海棠(B)的POD活性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5℃、30℃,都在30℃以内能较好地保持酶活性。A、B的POD都有2个最适p H值,分别是5和66.5,5和56.5,5和56,其中B的2个最适p H值差别不明显。A中POD的p H值稳定性范围是5.56,其中B的2个最适p H值差别不明显。A中POD的p H值稳定性范围是5.58.5,B的POD在酸性条件下都相对稳定。金属离子对A、B的影响基本相同,Ca2+对2种POD活性都有促进作用。2种POD活性的最佳抑制剂均是SDS,其次为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4.
以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果实为材料,研究了枣果实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酶学特性,并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和激活剂对POD活性的影响,为冬枣的加工与贮藏等过程中防止酶促褐变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冬枣枣皮POD活性是枣肉POD活性的10倍,枣果实PO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佳反应底物(愈创木酚)浓度为0.0002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Vmax=2.86U/min,米氏常数Km=0.2516mol/L。在0~2.0mmol/L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POD抑制作用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EDTA。在0~20.0mmol/L浓度范围内,激活剂对POD激活作用为:FeCl3>CuCl2>吐温-20。  相似文献   

15.
Thermotoga maritima普鲁兰酶的基因克隆与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 ma)MSB8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普鲁兰酶基因pulA,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EscherichiacoliBL21-CodonPlus(DE3)-RIL,经IPTG诱导,测定普鲁兰酶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转化子的细胞破碎液有普鲁兰酶活性,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分子量约为96ku特异性蛋白质条带。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达到95℃,在30~80℃均保持最大酶活力的80%以上,最适反应pH值为6.0,且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16.
产卡拉胶酶海洋菌株的筛选和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病烂的海洋植物中分离到一株高产卡拉胶酶的海洋细菌YK-5,革兰阴性,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中的一个种。该菌株在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8.5条件下培养48h产生碱性卡拉胶酶活力高达149.8U/mL。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显示,YK-5产生的卡拉胶酶最适反应pH值为9.0,在pH8.0~11.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为30℃,且在40℃以下具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经传代培养证实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对信阳茶区主栽品种信阳群体种中多酚氧化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35~40℃,在50~55℃出现次高峰,呈ω型变化趋势。适宜缓冲液pH在5.0~6.0,最适pH5.5。在37℃、pH5.6柠檬酸-磷酸缓冲液、邻苯二酚为底物条件下,PPO酶反应动力学方程1/V=0.9405×1/[S]+6.6883,Km=0.1406 mol/L,Vmax=0.1495 U/min。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物酶(POD)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以提高芥蓝叶片POD稳定性为目的,从幼苗的叶片中提取POD,考察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添加糖类(葡萄糖、蔗糖、海藻糖)、多元醇类(甘油、山梨醇)、无机盐类(氯化钙、硫酸镁)和蛋白质类(白蛋白、明胶)对提高POD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芥蓝POD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55℃,体积分数为1%的甘油、1g/L山梨醇、1g/L海藻糖以及1g/L氯化钙、1g/L硫酸镁和1g/L明胶能够提高POD的稳定性,其中氯化钙和明胶的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比较分别提高了28%和26%。添加保护剂能够有效地提高芥蓝POD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阿魏菇中过氧化物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就阿魏菇贮运保鲜中的褐变问题以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阿魏菇中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还研究了抗褐变剂对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菇中POD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5,酶促反应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25mol/L,当加酶量为3ml时POD酶活力最大。POD酶烫漂处理20s基本失活,不同抑制剂对POD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是强抑制剂,而柠檬酸和EDTA-2Na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0.
从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XF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普鲁兰酶(PulXF)并研究其酶学性质。通过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疏水层析,纯化得到一种电泳纯的PulXF。纯化倍数8.16倍,比活力为309.28 U/mg。SDS-PAGE检测得单条带,表明PulXF为单亚基蛋白,分子量63.7 kDa。在50~80 ℃,pH4.5~8.0范围内,酶能保持高活性,最适反应温度60 ℃,最适pH5.0。在较广的pH范围内(pH3.0~8.0),28 ℃下,经过24 h酶活能保持80%以上活性。Km值和Vmax分别为0.92 mg/mL和11.90 μmol/min。酶活测定及TLC分析显示PulXF对普鲁兰多糖有强水解活性,终产物麦芽三糖;对支链淀粉和可溶性淀粉有较弱活性,对直链淀粉、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糖原无活性。表明从泡盛曲霉XF分离的PulXF属于I型普鲁兰酶。Ca2+、Zn2+和Mg2+能够促进酶的活性,其中Ca2+激活作用最强。而PulXF在5%浓度的SDS、CTAB、Tween 80和30%的乙醇中保持高稳定性。基于PulXF在苛刻环境下的高稳定性及高活性,很有希望在淀粉加工、食品饮料等领域以及需要在高温、高酸环境下使用的生物技术工业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