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锁阳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 设置空白对照组、阳性(LPS)对照组、锁阳多糖给药组(25、50、100、200、400 μg/mL), 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中性红法测定其吞噬活性; Griess法测定其对NO分泌量的影响; ELISA法测定其IL-6和TNF-α的释放能力。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 不同浓度(25~400 μg/mL)锁阳多糖均能够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P<0.05或P<0.01), 干预24 h和48 h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干预6 h和12 h的增殖活性(P<0.05); 锁阳多糖(25~ 400 μg/mL)能显著促进细胞的吞噬活性(P<0.05); 干预48 h后, 锁阳多糖(25~400 μg/mL)的NO分泌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和LPS组(P<0.05); 与空白组和LPS组相比, 锁阳多糖(25~400 μg/mL)能显著促进细胞IL-6和TNF-α的释放(P<0.01)。结论 锁阳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巨噬细胞RAW264.7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究银耳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5种食用菌多糖及其两两复配得到的10种复配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将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组和样品(不同浓度的银耳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及其10种复配多糖)处理组,通过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以及吞噬能力评价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质量浓度5 μg/mL~320 μg/mL范围内,5种食用菌多糖在一定浓度时皆能表现出显著增强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活力,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效果(P<0.05)。此外,10种复配多糖在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TNF-α分泌和吞噬能力皆呈现出显著的促进效果。10种复配多糖中,基于香菇多糖和猴头菇多糖的复配多糖在浓度为160 μg/mL时促进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效果最好;基于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复配得到的复配多糖对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效果最佳,且优于其组成多糖单独作用效果。基于银耳多糖和竹荪多糖复配得到的复配多糖在浓度为80 μg/mL时促进RAW264.7分泌TNF-α的效果优于其组成多糖单独作用,在浓度为160 μg/mL时对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效果优于其组成多糖。银耳、茯苓、香菇、猴头菇、竹荪来源的多糖单独作用及其两两复配得到的复配多糖对RAW264.7细胞均具有免疫调节活性。不同多糖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复配后免疫调节活性优于单独作用时免疫调节活性,例如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银耳多糖和竹荪多糖。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盐制巴戟天中提取粗多糖(SMP),经DEAE-52纤维素柱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 100柱分离纯化得到多糖(SMP-4),采用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凝胶色谱、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对SMP-4进行结构表征,并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模型,通过测定其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来评价其免疫活性。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MP-4是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核糖、木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的,摩尔比例为:0.55:0.23:0.16:0.03:0.02:0.01:0.01,分子量为1.32×105 u的多糖。SMP-4具有六种糖苷键,其中→3)-D-Araf-(1→占比最高,为58.35%。在免疫活性评价分析中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15.625~500.0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不影响RAW264.7细胞的增殖,同时能显著地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分泌。SMP-4质量浓度为500 μg/mL时,RAW264.7细胞分泌的TNF-α质量浓度最高,为2 100.00 pg/mL(P<0.001);在31.25 μg/mL质量浓度下,RAW264.7细胞分泌的IL-1β质量浓度最高,为14.50 pg/mL(P<0.05)。综上,SMP-4表现出良好免疫活性,具有成为一种天然的免疫调节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琼胶寡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解析琼胶寡糖的分子结构;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反应模型,测定琼胶寡糖对RAW264.7细胞活力、细胞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活性氧簇(ROS)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蛋白激酶p38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分子结构鉴定结果显示琼胶寡糖具有β构型半乳糖糖环结构,分子质量范围为1 065.5~1 308.2 u。琼胶寡糖可以提高LPS诱导巨噬细胞系RAW264.7炎症反应后的细胞活力,在0~250 μg/mL剂量下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细胞内NO、TNF-α和ROS水平,对LPS诱导MAPK家族激酶JNK、ERK、p38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琼胶寡糖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可能与阻碍MAPK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的醋蛋液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倒置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不同分组条件下对RAW264.7细胞形态的影响及细胞核的损伤程度,探讨醋蛋液对RAW264.7细胞分泌免疫因子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当醋蛋液浓度为40 μL/mL时,RAW264.7细胞活性极显著升高为(145.3±23.02)%(P<0.01)。醋蛋液高剂量组(20 μL/mL)巨噬细胞体积变大并逐渐伸出伪足,与正常细胞有明显差异,但未达到炎症相关形态学特征;醋蛋液高剂量组(20 μL/mL)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分泌,可以有效缓解巨噬细胞细胞核损伤、细胞膜电位降低造成的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醋蛋液高剂量组(20 μL/mL)可以上调蛋白激酶B(AKT)以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量,进而激活巨噬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5种食用菌多糖,包括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茯苓多糖(Poriacocos polysaccharide)、香菇多糖(Lentinan)、猴头菇多糖(Hericium edodes polysaccharide)和竹荪多糖(Dictyophora indusiata polysaccharide)任意3种多糖复配得到的多糖复配物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复配物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复配物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复配物处理后细胞吞噬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了浓度为320 μg/mL的茯苓多糖、香菇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多糖复配物,茯苓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多糖复配物以及香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多糖复配物外,在检测浓度范围内10种多糖复配物可明显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增强吞噬能力,提高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量。其中,10 μg/mL的银耳多糖、茯苓多糖和竹荪多糖的复配物促进巨噬细胞增殖的效果最佳,160 μg/mL的银耳多糖、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的复配物能最好的促进TNF-α的分泌和增强RAW264.7的吞噬能力。结论:不同食用菌多糖的复配物均可调节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活性。本结果可为开发免疫调节功能的食用菌复配多糖产品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从鹿胎中提取鹿胎肽(DFP),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其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超滤组分各肽段的增殖活性,筛选增殖活性高的组分。选用中性红吞噬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DFP对RAW264.7细胞吞噬指数、一氧化氮(NO)浓度及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能力,同时还研究了DFP对巨噬细胞各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质量小于1 kDa的DFP-5对巨噬细胞RAW264.7作用后,可显著(P<0.05)提高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吞噬活性、NO释放量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并且在DFP-5质量浓度为25 μg/mL时效果最好。细胞周期结果表明,DFP-5能够促进RAW264.7细胞的生长,且主要作用在G0/G1期。以上结果表明,鹿胎肽具有增强免疫能力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8.
揭示莲藕渣多糖(Lotus Root Residue Polysaccharide,LRP)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探讨LRP刺激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信号通路。利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LRP对细胞活力影响;选用不同浓度梯度及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点的LRP刺激细胞,Griess法检测细胞NO释放量;半定量PCR检测细胞TLR4、TLR2受体及免疫关联因子(TNF-α、IL-6、iNOS、1L-1β、COX-2、Nfkbia)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其MAPK通路(ERK1/2、JNK、p38)及Akt的磷酸化,同时研究了LRP对和蛋白AP-1及NF-κB的影响,对LR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信号机制进行评估。研究表明,LR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无毒作用,25~50 μg/mL LRP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存活率为104.82%和102.53%(p<0.05);NO浓度随LRP浓度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200 μg/mL LRP刺激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为36.47 μmol/L,200 μg/mL的LRP处理细胞,NO产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p<0.05),24 h时NO浓度为44.18 μmol/L;mRNA基因表达研究显示,LRP调控TLR4、TLR2受体,并调节免疫基因的表达;此外,LRP促进核蛋白c-Jun、p65由核外转向核内,增强ERK1/2、JNK、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但对于Akt的磷酸化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莲藕渣多糖(LRP)可通过MAPK/NF-κB途径增强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冯嫣 《粮食与油脂》2024,(2):141-143+154
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文冠果叶黄酮(XLF)对巨噬细胞RAW 264.7增殖活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通过XLF处理Toll样受体2(TLR2)抗体作用的巨噬细胞,研究TLR2受体对该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结果表明:当XLF质量浓度为320μg/mL时,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的NO、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细胞因子最多,且与空白对照差异极显著,但都小于脂多糖(LPS);且与未加入TLR2抗体相比,加入了TLR2抗体的巨噬细胞减少了各细胞因子的分泌,且差异均极显著。XLF可促进巨噬细胞RAW 264.7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并且可能通过TLR2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兜唇石斛发酵多肽Asp-Asp-Asp-Tyr(DDDY)、Asp-Tyr-Asp-Asp(DYDD)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抗炎活性。以合成的兜唇石斛发酵多肽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法筛选增殖活性最高的发酵多肽浓度,通过中性红吞噬实验和倒置显微镜观察发酵多肽对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分化形态变化,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中NO及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量。结果表明:12.5、25、50和100 μg/mL四组质量浓度的发酵多肽对细胞无毒性并有增殖作用;100 μg/mL的DDDY和DYDD和1 μg/mL的LPS处理可以激活细胞,增强细胞吞噬能力,相对吞噬率为2.05%、1.97%和2.19%;构建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发现两种发酵多肽处理有效抑制细胞分化,使细胞恢复正常形态;抑制细胞NO分泌能力,100 μg/mL DDDY和DYDD处理组的NO分泌能力降低到LPS组的0.41倍和0.49倍;并且对抑炎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的提高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降低有显著效果,均表现出剂量反应关系。由此可知,DDDY和DYDD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为后面探究发酵多肽的炎症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北五味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因其具有的护肝、安神等多种功效而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研究。本实验提取北五味子多糖并超滤处理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Sp1(100 ku)和Sp2(10~100 ku),分别按不同质量浓度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孵育处理,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吞噬能力、NO分泌水平及培养基中细胞因子(细胞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并与脂多糖实验组进行对比,评价北五味子多糖在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较低分子质量的Sp2组分活性较强,在500.00μg/m L以上时,可以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吞噬能力、NO分泌水平、IL-1β和TNF-α含量有普遍的促进作用,显现出良好的免疫提高潜力,而较高分子质量的Sp1组分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13.
本实验旨在研究硒化低聚氨基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用噻唑蓝比色法分别考 察硒化低聚氨基多糖、Na2SeO3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观察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中性红 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 结果表明:硒质量浓度为100~1 000 μg/L时,硒化低聚氨基多糖对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无显著影响;而Na2SeO3的硒 质量浓度超过200 μg/L即对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硒化低聚氨基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TNF-α、IL-6及IL-10分泌量及其mRNA表达水平,且效果比Na2SeO3处理组、低聚氨基多糖 处理组及Na2SeO3+低聚氨基多糖复合添加组好。实验结果提示硒化低聚氨基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具有一 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海  杨湘  夏玮  张文清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8):399-407
为探究茉莉花渣中果胶型多糖的结构特征与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水提醇沉、蛋白脱除、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两种多糖JSP-3和JSP-4。通过相对重均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测定、部分酸水解液-质联用测定以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了两种多糖结构特征,最后以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通过探究其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增殖率、吞噬率、ROS产生量以及NO、TNF-α、IL-6分泌量的影响来研究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JSP-3和JSP-4为两种均一多糖,相对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5.48 kDa和 44.75 kDa,主要由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构成,存在不同比例的半乳糖醛酸聚糖结构域(JSP-3:32.87%±3.53%;JSP-4:68.64%±0.67%)与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结构域(JSP-3:61.12%±3.37%;JSP-4:28.28%±0.46%),说明两者均为果胶型多糖。与对照组相比,JSP-3和JSP-4在12.5~1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在一定浓度下能够通过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显著增加ROS产生量以及NO、TNF-α和IL-6的分泌量(P<0.05)。在相同浓度下,JSP-4比JSP-3能够刺激细胞分泌更多的NO、TNF-α和IL-6,说明JSP-4具有更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这可能与其更高的半乳糖醛酸结构域比例和相对重均分子量有关。上述研究成果初步证明了茉莉花渣果胶型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为其在免疫调节剂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娣  张芸  戴竹青  叶红  胡冰  曾晓雄 《食品科学》2013,34(7):250-253
目的:明确毛蕊花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以质量浓度25、50、100、200、400μg/mL的毛蕊花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进行培养,以10μg/mL的脂多糖(LPS)为阳性对照组、不加任何样品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噻唑蓝(MTT)实验、吞噬中性红实验、NO释放量测定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因子(IL-6、IL-1β、IFN-α、IFN-γ)的分泌量,评价毛蕊花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质量浓度为25~400μg/mL的毛蕊花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作用24h后,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吞噬活性、NO释放量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并且毛蕊花糖溶液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效果最好。结论:毛蕊花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系RAW264.7具有免疫调节活性,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6.
夏炎  管晓辉  崔艳艳  高超  陈玲  董然  沈明浩 《食品科学》2017,38(19):182-188
探讨蒲公英糖蛋白(glycoprotein from Taraxacum,TG)对由脂多糖引起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抗炎效果,并阐明其活性的基本分子机制。利用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TG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毒性,Griess试剂法检测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分泌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 RNA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m 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IL-6和TNF-α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检测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用以研究TG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G能够显著甚至极显著地抑制NO的分泌,IL-6、TNF-α、i NOS的m RNA的表达,IL-6和TNF-α的分泌(P0.05、P0.01)。TG高度显著上调了IκB-α的蛋白表达(P0.001),并显著下调了P-IκB-α的蛋白表达(P0.05),且与TG质量浓度成正比。其中在TG质量浓度为250、500、1 000μg/m L时对TNF-α分泌量的抑制率分别为28.6%、65.4%、89.3%,对IL-6分泌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2.3%、54.1%、85.7%。TG间接抑制了NF-κB信号转导途径,有显著的体外抗炎效果且抗炎效果与TG的质量浓度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亚侧耳子实体中分离出水溶性亚侧耳多糖(HSP),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采用WST-1法检测HSP对巨噬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Griess试剂检测一氧化氮(NO)浓度,ELISA法检测HSP对淋巴细胞中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s E2,PGE2)等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TNF-α和IL-1β的转录水平表达量。结果表明,HSP可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内NO的浓度,在HSP浓度为100.00 μg/mL时,NO的分泌量达到最大值(29.94 mmol/L)。与空白组相比,HSP可以显著提高TNF-α、IL-1β、PGE2等免疫因子(P<0.05)的分泌量,其中IL-1β、PGE2的25 μg/mL剂量组中各因子分泌量(31.9524 pg/mL,1.8174 ng/mL)均与LPS(脂多糖)阳性对照组相接近。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HSP能够提高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量。HSP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添加到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中。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商业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为阳性对照菌,体外评估实验室保藏的5株乳杆菌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性、吞噬活性及免疫活性分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分泌水平的影响,以期从中筛选出具良好免疫调节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260具有更优的免疫调节作用,在特定乳杆菌活菌浓度时,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活性、吞噬活性及NO、TNF-α和IL-10的分泌水平(P<0.05)。最高细胞增殖率为196.62%;最低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为554.36 U/100 mL;最高吞噬活性为136.86%;最高NO分泌量为5.70 μmol/L;最高IL-10分泌量为15.56 pg/mL,最高TNF-α分泌量为50.98 p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轮叶党参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RAW 264.7)作用以探究其免疫增强的功效。方法:浓度为1000,500,250,125 μg/mL多糖体外分别与脾脏细胞、RAW 264.7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6和TNF-α浓度的变化。采用MTT法,研究轮叶党参粗多糖对RAW 264.7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变化。通过RT-PCR法检测iNOS mRNA的生成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轮叶党参粗多糖组IL-2、IFN-γ、IL-6、TNF-α和NO的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显著促进RAW 264.7增殖(p<0.05)。与正常组比较,iNOS mRNA明显增加。结论:轮叶党参粗多糖可与ConA协同增强T细胞活性,也可参与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对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活性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