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水分对淀粉糊化度及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了加水量对淀粉糊化度及鲜湿米粉理化品质、色泽、质构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对大米淀粉的糊化程度及米粉品质影响显著;当加水量过低(65%)时,米粉糊化不均匀,形成的淀粉凝胶品质较差,米粉断条率高;当加水量过高(75%)时,形成的粉条易黏连,机械性能较差;加水量在65%~75%范围内,淀粉糊化均匀,制成的鲜湿米粉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7,(4):46-50
以大米为原料,研究淀粉凝胶老化工艺中粉坯水分含量、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对鲜湿米粉断条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取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淀粉凝胶老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62%、老化温度4℃、老化时间10 h的条件下,鲜湿米粉断条率最低,为8.67%。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用配米加工的鲜湿米粉的品质,以珍桂矮与株两优39两者混合所得的配米为原料,以鲜湿米粉品质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大米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磨浆粒度、蒸粉时间对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配米加工鲜湿米粉最佳工艺条件,即大米浸泡温度为20 ℃,浸泡时间为3 h,磨浆粒度为100目,蒸粉时间为100 s,在此条件下鲜湿米粉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为5.36。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鲜湿米粉产品的质量,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鲜湿米粉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为改良发酵米粉品质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将大米粒度控制在105~154μm之间,混合物料含水量控制在35%左右,糊化时间约为87 s,糊化温度为90℃时,生产的鲜湿米粉的蒸煮损失较低,感官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5.
以桂朝大米粉为原料,对鲜湿米粉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在对磨粉粒度、原料含水量、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对米粉糊化度、蒸煮损失率及断条率影响的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结果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制作工艺条件为磨粉粒度106μm、原料含水量55%、糊化温度93℃、糊化时间18 min,在此条件下制作的鲜湿米粉糊化度为95.1%、蒸煮损失率为8.3%、断条率为9.2%,米粉综合品质可达到92.8%。  相似文献   

6.
以蛋白质含量不同的5种大米:银晶软黏、金丝苗、珍桂、秋优1025和越南504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5种大米脱蛋白前后糊化特性以及制作的鲜湿米粉的断条率、蒸煮损失和碘蓝值,研究大米蛋白对大米糊化特性及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蛋白处理明显降低大米淀粉糊化的起始糊化温度,使大米淀粉更易于糊化,但糊化温度降低的程度并不和蛋白质含量成正比;脱蛋白后大米淀粉的特性黏度以及回生值、消减值降低,而崩解值显著升高,脱蛋白处理使大米淀粉的热稳定性降低,延缓大米淀粉的老化。脱蛋白大米制作的鲜湿米粉的断条率的差异性随大米品种和大米中蛋白质含量而异,大米蛋白含量越高则脱蛋白制作的鲜湿米粉的断条率越高;而脱蛋白组制作的鲜湿米粉蒸煮损失率要高于未脱蛋白组鲜湿米粉。通过比较不同蛋白质梯度配比鲜湿米粉的碘蓝值,当蛋白质含量超过3%以后,米粉的碘蓝值较小,蒸煮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大米粉蛋白质含量、米粉断条率、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液添加量、磨粉粒度、加水量、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对发酵型半干米粉品质的影响,确定发酵型半干米粉的加工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18 h、菌液添加量4%、粒度120目、加水量60%、糊化温度95 ℃、糊化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发酵大米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6.37%,发酵型半干米粉断条率为4.94%,感官评分为86.43。大米发酵后基本成分发生改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淀粉含量增加。糊化特性和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大米发酵后最低粘度、最终黏度、回生值、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说明发酵处理有利于大米粉的糊化,并能延缓米粉制品的老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压榨型鲜湿米粉条的制作方法,分别筛选出制作工艺中浸泡、制粉、老化3个阶段的最佳条件,以完善压榨型鲜湿米粉条的制作方法。在浸泡阶段,根据大米颗粒浸泡后硬度的变化,筛选出最适浸泡时间为8~10 h;在制粉阶段,根据米粉条感官品质的变化,筛选出加入米粉机的最佳水温为70℃;在老化阶段,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米粉条老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老化条件为:温度15℃、时间6 h、相对湿度≥80%,此条件下米粉条感官评分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3个米粉条样品感官评分实际值分别为79.63、79.50、80.19分。  相似文献   

9.
鲜湿米粉品质评价及原料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宜鲜湿米粉加工用大米的关联性指标及阈值区间,本研究以18种大米为原料制备切条型鲜湿米粉,探讨大米主要成分质量分数、淀粉糊化特性对米粉蒸煮品质、入味性、感官品质和质构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鲜湿米粉综合品质评价模型,计算米粉品质综合得分,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米粉综合品质的关联性指标,结合聚类分析得到适宜加工米粉的原料大米关联性指标范围。结果表明:大米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淀粉糊化特性的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与米粉的蒸煮品质、感官品质、质构品质显著相关(P0.05);大米主要成分、淀粉糊化特性与米粉的入味性相关性不显著(P0.05)。影响米粉综合品质的关联性指标为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和最终黏度,适宜加工切条型鲜湿米粉的原料大米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应大于26%,淀粉的最终黏度应大于3 852 Pa·s。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米糊化特性和淀粉组成进行分析,选择一种鲜湿米粉加工适应性差的早籼米作为改良试验原料。试验以辅料不同添加比例为单因素,米粉蒸煮损失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设计的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辅料配方为玉米淀粉15%、小麦淀粉10%、米粉头子6%,在此条件下,鲜湿米粉蒸煮损失率为10.7%,感官评分为80分,接近优质原料生产米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压榨型鲜湿米粉条实验室制作方法为研究对象,分别筛选出制作工艺中浸泡、制粉、老化三个阶段的最佳条件,以完善压榨型鲜湿米粉条实验室制作方法。其中浸泡阶段,根据大米颗粒浸泡后硬度的变化筛选出最适浸泡时间,为8~10 h;制粉阶段,根据米粉条感官品质的变化筛选出加入米粉机的最佳水温为70 ℃;老化阶段,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米粉条老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老化条件为:温度15 ℃、时间6 h、相对湿度≥80%,此条件下米粉条感官评分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三个米粉条样品感官评分实际值分别可达79.63分、79.50分、80.19分。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选用信阳杂交籼米,研究粉坯加水量、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对米粉老化影响。实验表明:影响米粉老化显著程度的大小顺序为老化温度>粉坯加水量>老化时间,并得出米粉老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坯加水量37.5%、老化温度4℃、老化时间3 h。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5种大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黏度仪和动态流变仪分析其糊化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结合质构和模糊感官评价法对大米制作鲜湿米粉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成泰大米衰减值最小,回生值最大;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与衰减值、回生值和最终黏度等糊化特征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温度扫描和频率扫描显示各品种大米G’始终大于G’’,成泰大米G’最高,降温过程中G’上升最快,说明胶凝性最好;各品种米粉质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综合质构和感官评价结果,选出适合做鲜湿米粉的大米原料。  相似文献   

14.
鲜湿米粉品质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湿米粉是我国南方的传统米制主食,属于高含水量产品,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品质较难保证。选择以马铃薯变性淀粉、焦磷酸钠、卵磷脂、海藻酸钠作为鲜湿米粉加工中的品质改良剂,以鲜湿米粉蒸煮损失率及感官评价为指标,比较上述4种品质改良剂不同添加量对鲜湿米粉的品质影响。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实验,发现在添加马铃薯变性淀粉5%(干物质质量分数,下同)、焦磷酸钠0.4%、卵磷脂0.4%、海藻酸钠0.3%时,鲜湿米粉蒸煮损失率为1.3%,感官评分为91.4分,在同等条件下达到最佳。然后,以断条率、蒸煮损失率、透色比、糊化度为指标,未添加品质改良剂的鲜湿米粉为对比样,以单因素实验中最适添加量添加品质改良剂制作鲜湿米粉、正交实验中最佳复合添加量添加品质改良剂制作鲜湿米粉,进行对比实验。以最佳添加量添加复合品质改良剂制作的鲜湿米粉断条率降低到1.7%,蒸煮损失率降低到1.3%,透射比提高到0.836,糊化度提升到92.1%,在对比实验中品质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半干米粉的浸泡工艺和糊化工艺。方法:分析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糊化温度、糊化时间、水添加量对半干米粉吐浆率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优化浸泡工艺和糊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40℃,浸泡时间2 h,糊化温度90℃,糊化时间8 min,水添加量7 0%,在最佳工艺下制得的半干米粉具有较好的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结论:通过优化半干米粉的浸泡工艺和糊化工艺可提升半干米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米粉和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大米面包。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米粉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和加水量对大米面包感官评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大米面包的最佳米粉添加量为50%,谷朊粉添加量15%、加水量85%,其中米粉添加量和谷朊粉添加量是影响大米面包的主要因素。运用该配方制作的大米面包感官评分最高,其体积、组织结构、口感等感官指标都接近于普通面包,并有甜香的大米味。大米面包的开发丰富了现有面包品种,提高了碎米的利用率,降低了普通面包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缩短鲜湿米粉老化研究的实验时间,以鲜湿米粉为研究对象,针对鲜湿米粉长期老化时间长且终点难以判断等复杂因素导致鲜湿米粉老化研究时间长的技术难题,通过考察不同温度下鲜湿米粉样品的老化速度,采用断条率、吐浆值、硬度、拉伸长度、感官评分等老化指标作为评定依据,结合SEM和X-RD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鲜湿米粉老化速率为4℃> 0℃> 20℃,且鲜湿米粉在4℃条件下放置8 d后基本达到老化终点,采用SEM和X-RD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鲜湿米粉加速老化效果4℃> 0℃>20℃,并通过验证试验验证超过鲜湿米粉常温条件下放置120 d的老化程度,因此鲜湿米粉在4℃条件下放置8 d达到老化终点的判断基本可靠,实验结果具有参考价值,为高水分大米制品老化延缓研究缩短实验时间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头子”对米粉品质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头子”的性质及添加量对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子”的水合特性和糊化粘度随浸泡时间增大;鲜湿米粉随“头子”添加量的增加,吸水性先增大后减小,硬度、咀嚼性先增加后降低,最佳添加量为10%。“头子”-发酵籼米粉的流变特性表明添加“头子”可以改善“头子”-发酵籼米粉体系的粘弹性;鲜湿米粉的电镜结果表明添加“头子”使鲜湿米粉孔洞增多变大。“头子”对鲜湿米粉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微观结构来改善鲜湿米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粮食与油脂》2016,(11):58-61
通过测试鲜湿米粉的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研究米糠膳食纤维添加量对鲜湿米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膳食纤维添加量≤2%可使鲜湿米粉具有较好的蒸煮特性,添加量≤3%可使鲜湿米粉具有良好的质构特性,添加量≤6%对鲜湿米粉感官品质没有显著性影响。因此,米糠膳食纤维添加量≤2%时,鲜湿米粉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直接挤压制备米粉(线)的最适工艺参数,采用响应面(RSM)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对挤压机挤压制作米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原料含水量、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对米粉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糊化度影响大小依次为机筒Ⅲ区温度>螺杆转速>原料含水量。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挤压米粉最佳工艺:原料含水量35.1%,Ⅲ区温度102℃,螺杆转速117 r/min。在此条件下,米粉糊化度为92.1。与3种市售产品对比,自制米粉在硬度、糊化度、咀嚼性和感官品质方面达到了市售产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