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限量试验的上行法测定出啤酒中顺式-3-壬烯醛的风味阈值是0.5μg/L,由顺式-3-壬烯醛赋予的风味不是卡板纸味而是一种似豆油味,将不同浓度的顺式-3-壬烯醛添加于鲜啤酒中,然后5℃保存一天后,添加顺式-3-壬烯醛的样品的风味强度增大了,认为该种啤酒有一种板纸味。研究了测定顺式-3-壬烯醛和反式-2-壬烯醛在啤酒中独立深度的分析方法。取瓶装鲜啤酒在38℃老熟8天,于贮藏期内测定顺式-3-壬烯醛和  相似文献   

2.
陈霞  佟恩杰  邱然 《啤酒科技》2011,(12):67-70
反式-2-壬烯醛是导致贮存啤酒中不协调异味和不新鲜黄油味的一种醛类物质。本研究优化和介绍了自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GC)联用技术及固相动态萃取(SPDE)与气相色谱(GC)联用技术检测大麦、麦芽和啤酒中反式-2-壬烯醛的方法。比较了SPME的五种不同位置涂有固定涂层的萃取纤维头(100μmPDMS,65μmPDMS/DVB,85μmCAR/PDMS,50/30μmDVB/CAR/PDMS,85μmPA)和两个针(501μmPDMS,50μmPDMS/AC)顶空(HS)SPME和SPDE萃取大麦、麦芽和啤酒中反式-2-壬烯醛的萃取率。当NaCl的添加量为1.5g,萃取时间20min,温度60℃的条件下,PDMS/DVB的HS—SPME能够达到最大的萃取率;当温度60℃,NaCl的添加量1.5g,萃取次数15次,PDMS针的HS—SPDE达到最大萃取率。研究证实了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联用技术能够检测到反式-2-壬烯醛;HS—SPME—GC与气相色谱火焰电离探测器(GC—FID)联用技术能够对样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天然抗氧化剂与啤酒风味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啤酒灌装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味要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板栗味先增加而后降低,甜味和乳脂糖味不断增加,苦味逐渐减少,纸板味不断的形成。纸板味通常被引用为啤酒的老化。醛类物质特别是糠醛的含量,在啤酒储存过程中不断增加。随着数据分析灵敏度的提高。研究人员发现反-2-壬烯醛的形成与啤酒的纸板味密切相关。反-2-壬烯醛的风味阈值较低(0.1μg/L),啤酒老化后其阈值要高于此值。糠醛的风味阈值相当高(150mg/L),但它对啤酒风味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其含量的多少与啤酒老化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它一些羰基化合物风味阈值也比较低,会给啤酒带来一定的苦味、醛味。这些羰基化合物包括顺式-庚烯醛(0.3-0.5μg/L),反式辛烯-2-醛(0.3-0.5μg/L),正癸醛(5—7μg/L),反-2-癸醛(1.0μg/L),9-十-碳烯醛(1.5μg/L),10-十一碳烯醛(3.5μg/L),正十二烷醛(4μg/L)以及正-十一醛(3.4μg/L)。这些化合物与反-2-壬烯醛共同形成了啤酒的老化、纸板风味。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照试验一种加拿大产的脂肪氧化酶(简称LOX)缺陷型麦芽和一种澳大利亚产的LOX正常型麦芽的酿造性能.经试验发现,使用LOX缺陷型麦芽。能降低老化物质反-2-壬烯醛含量,延缓啤酒老化味的产生。LOX缺陷型麦芽能有效地促进啤酒风味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该文试论几种主要的羰基化合物的形成、变化和对啤酒风味的影响。经实验证明反-2-壬烯醛、呋喃醛、2-甲基醛等与老化味存在着直接关系。论述了氧在老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提高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含活酵母菌啤酒在38℃储存过程中的反-2-壬烯醛、DPPH(1,1-二苯基苦基苯肼)、还原力、总多酚、酵母菌活性和啤酒浊度的变化情况.与不含活酵母菌的啤酒相比较,反-2-壬烯醛的含量有所下降;而DPPH和还原力则没有明显的改善;含活酵母菌啤酒的浊度随酵母菌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酵母菌的沉降而有所降低,但活酵母菌浓度较低的啤酒样品的浊度与不含活酵母菌啤酒的浊度相近,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醛类物质的方法跟踪了啤酒酿造大麦和麦芽Gairdner中的脂质氧化醛、Strecker醛、糠醛在10℃和35℃条件下的变化趋势。新鲜麦芽中的Strecker醛和糠醛含量高于大麦,而脂肪氧化醛含量和脂合氧化酶活力明显低于大麦。大麦和麦芽中脂质氧化醛和糠醛在贮存过程明显增加,具有指示大麦和麦芽新鲜度的可能性。10℃和35℃贮存5个月后,大麦的反-2-壬烯醛分别增加了1.01和1.62倍,而麦芽的反-2-壬烯醛分别增加5.12和17.74倍。由于反-2-壬烯醛的高风味活性特点,建议将反-2-壬烯醛作为大麦和麦芽新鲜度与品质优劣的关键性评价指标。本研究从脂质氧化醛等指标量化的角度,再次肯定了低温贮存相对于高温贮存更利于大麦和麦芽保持新鲜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钨合金中钍的直接测定方法。在1.0mol/L硝酸和0.08mol/L柠檬酸介质中,钍与3-[(2-羟基-3-羧基-5-磺基苯基)偶氮]-6-[(2-胂酸基苯基)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ASA-HKS)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钍与试剂形成12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7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54×104L/(molcm)。钍含量在0~1.2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的选择性是目前测定钍方法中较理想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啤酒酿造过程中影响乙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多数不饱和醛类是由啤酒氧化引起的,对啤酒风味和质量有重要影响的醛类主要有乙醛、糠醛和反-2-壬烯醛等,其中乙醛在啤酒中含量最高,它是酵母乙醇发酵的中间产物.乙醛在发酵液中的含量变化趋势类似于双乙酰和酵母数。熟啤酒的乙醛含量应小于10mg/L,优秀啤酒中乙醛含量应〈3mg/L。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啤酒中老化风味醛的形成过程,以及 SO_2在消除啤酒老化风味醛,提高啤酒风味稳定性方面的机理。SO_2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反=2=壬烯醛的结合,也可能和其它老化风味醛结合。啤酒在货架寿命期间只要总 SO_2超过2mg/L,啤酒风味不会受到 SO_2的保护作用。这样一般要求啤酒的起始 SO_2含量在5-15mg/L,才能确保在货架寿命期间 SO_2的含量超过2mg/L。但是也应注意 SO_2的含量不宜太高,含量过高,对人和酒的口感均不利。美国限制啤酒中 SO_2含量不得超过10mg/L,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允许过高的 SO_2含量,所以包装前 SO_2,含量宜控制在5~9mg/L。如果啤酒本身 SO_2含量不足,可在装酒前外加SO_2,补充之,但要通过酒的分析而后确定添加量。  相似文献   

11.
李勇强 《啤酒科技》2010,(12):63-65
反-2-壬烯醛是啤酒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异味物质,它与啤酒的老化有很大关系。在本文中,将使用一种新的方法——项空固相微萃取和带质谱仪的气相色谱法(HS—SPME—GC—MS)来检测巴西啤酒中的反-2-壬烯醛。萃取是在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萃取头中进行。通过实验发现,最佳的实验条件为:平衡时间15分钟,50℃萃取90分钟。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02~4.0μg/L,相关系数是0.9994,检测限和限量值分别是0.01μg/L和0.02μg/L。用2.0μg/L的反-2-壬烯醛加标,获得96.5%的回收率和4%的相对标准偏差。这种改进的方法简单、有效,检测灵敏度高,并且很容易应用于啤酒厂。在所有的啤酒样品中都检测到反-2-壬烯醛,含量范围在0.17±0.42μg/L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刚果红法测定麦汁和啤酒中的β-葡聚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麦汁及啤酒中的β-葡聚糖,探讨了实验条件,在pH8.0的条件下,刚果红和水溶性的β-葡聚糖(分子量103~104)形成有色物质,摩尔吸光系数为9.64×(103~104)L·mol-1·cm-1,当参加反应的2.0mlβ-葡聚糖溶液中β-葡聚糖的含量为0~100μg时,反应液吸光度的变化符合比耳定律,变异系数1.1%~5.1%,标样的回收率在90.2%~98.6%之间,测定麦汁或啤酒中的β-葡聚糖时,变异系数为3.7%左右。  相似文献   

13.
山葡萄及其杂交品种组培脱毒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5年,采用无病毒症状山葡萄及其20个杂交后代的茎尖,进行培养。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NAA0.01-0.1mg/L、6-BA2mg/L、蔗糖3.0%、琼脂5.0%;生根培养基为:1/2MS附加IBA0.2-0.4mg/L、蔗糖1.5%,  相似文献   

14.
解决非生物混浊沉淀的方法 :1.应用酶技术。添加木瓜蛋白酶 ,用量4mg/L,但啤酒灌装后必须经过巴氏杀菌。经葡萄糖氧化酶处理的啤酒口味好 ,澄清度高 ,保质期可延长。2.工艺控制。低温、长时间使蛋白质休止 ;湿法粉碎麦芽 ;煮沸强度8 %~10 % ;洗糟终点为残留液浓度2.5~3.5 P ,发酵液3℃时及时排放废酵母 ;低温贮酒。3.加入添加剂。麦汁煮沸结束前加入卡拉胶30g/t;添加Vc;添加单宁200~250μg/g单宁 ,并用PVPP过滤啤酒的澄清化技术@梅丛笑  相似文献   

15.
枸杞鲜果制汁过程中β-胡萝卜素保存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枸杞鲜果制汁过程中热烫、果胶酶处理、脱气工艺、杀菌工艺及一些常见影响因素对β-胡萝卜素保存率的影响,并对制汁工艺进行了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果胶酶处理可显著提高β-胡萝卜素的保存率,最佳制汁工艺流程为:0.5%柠檬酸+0.4%Na2SO3溶液100℃热烫6min;45℃、pH3.5加入0.20g/kg果浆果胶酶作用2h;加入0.03%EDTA-Na2榨汁;26℃0.09MPa进行真空脱气;调pH4.0~4.2后采用杀菌式5'-5'-10'/100℃进行杀菌。β-胡萝卜素保存率可达74.0%。  相似文献   

16.
应用HPLC反相色谱快速测定增鲜味精中的鸟苷酸和肌苷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描述了一种快速测定增鲜味精中的5’-鸟苷酸(5’-GMP)和5’-肌苷酸(5’-IWP)的方法。样品经过简单的前处理溶解、衍生并由ODSC-18反相柱分离。流动相为0.5%KH_2PO_4缓冲液(pH4.5~5.0)。UV(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4nm。增鲜味精中的500μg/100g5’-GMP和500μg/100g5’-IMP能全部分离并定量测定。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9(5’-GMP)和0.9996(5’-IMP)。回收率达分别达102.2%(5’-GMP)和101.9%/(5’-IMP)。变异系数分别为4.7%(5’-GMP)和2.6%(5’-IMP)。  相似文献   

17.
肉的发酵工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肉的乳酸发酵工艺,确立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同时,对食盐、糖、香辛料的添加对发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18-24h,接种量为10^6cfu/g;食盐添加为2.5-3.0%,糖类选择蔗糖添加为1.2-2%,香辛料的添加不仅可以增加制品的风味,而且可以提高发酵速度。  相似文献   

18.
葡萄细胞诱变植株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花丝在含有6BA2-3mg/L+2,4-D0.5mg/L的B5培养上诱导出可分化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一个月之后,转入含有2,4-D0.5mg/L+NAA0.01mg/L和6BAmg/L的B5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获葡萄体细胞悬浮系。用0.01-0.8%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变处理浮培养的胚状体堆,然后转入成苗培养基上胚状体发育成苗。通过茎端切片、气孔测量、叶片干物质含量和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确认变异体为  相似文献   

19.
酿酒葡萄悬浮细胞游离原生质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酿酒葡萄花丝在含6BA2mg/L、2,4-D1mg/L的B5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含有2,4-D0.5mg/L、NAA0.01mg/L的B5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得到细胞悬浮系。悬浮细胞在含CelulaseRs2%、PectolyaseY230.3%、5mMCaCl22H2O、0.6M甘露醇,pH5.6-5.8的酶液中游离得到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20.
以两株青岛啤酒酵母c-02和c-03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后挑出甲磺隆抗性菌株,经过实验室菌种分离、筛选、发酵及双乙酰驯养等步骤选育出一株②#菌,12°P麦汁经1000L小罐11℃低温发酵,双乙酰峰值为0.35mg/L,主酵结束双乙酰为0.13mg/L,成品啤酒双乙酰为0.06mg/L,成品啤酒真正发酵度65.6%,凝聚性指标F值为48.4%,啤酒风味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