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测定焙烤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具有反式构型的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对面包、饼干、蛋糕等11种市售常见焙烤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3种反式脂肪酸甲酯异构体的分离良好,11种样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0%~2.81%,其中丹麦小牛角面包最高,为2.81%;若以占脂肪的比例计,则反式脂肪酸含量为1.18%~10.75%,其中以trans C18∶1为主要的反式脂肪酸,占所测总反式脂肪酸含量的46.59%~80.65%。  相似文献   

2.
反式脂肪酸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测定好丽友·派、乐思人造奶油和法国百吉福天天奶酪样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0.9%、13.2%和7.9%;费列罗榛果威化果仁巧克力样品未检测出反式脂肪酸含量。用Agilent 112-88A7HP-88毛细管柱分析样品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顺、反式脂肪酸分离良好,检出限为9.8μm/mL,线性γ值为0.9992,加标回收率为89.54%~102.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1.46%;测得好丽友·派、乐思人造奶油和法国百吉福天天奶酪样品中十八碳反式单烯酸含量分别为20.70%、8.72%和3.98%,约占总反式脂肪酸量50%~60%。  相似文献   

3.
19种不同产地核桃的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标准法,对广西和云南地区产的19种核桃样品进行果品质量、水分、灰分、总蛋白质、总脂肪、脂肪酸等各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19种核桃样品的理化成分分析表明水分、灰分、蛋白质的含量均与其文献报道和国标规定的范围相符;除南丹中堡外,各品种的脂肪酸含量均大于65%,凤山顶猫最高。样品间出仁率的差异较为明显,凤山顶猫和云新核桃的总出油率最高。凤山顶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金城紫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云新核桃的多价不饱和脂肪最高。以核桃全果换算分析可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前三的品种为月里巴峨、凤山顶猫和云新;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前三为云新、南丹中堡和凤山顶猫。ω6/ω3最低的前三位的样品为娘青、漾杂光明和龙佳。无论从核桃仁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排位,或核桃全果的脂肪酸含量分析排位,或是以ω6/ω3结合脂肪酸类型进行分析,均可作为筛选优良核桃品种的依据,可为广西和云南产核桃品种的筛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反式脂肪酸测定方法,并考察了市售食用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其种类的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高极性的色谱柱HP-88在优化后色谱条件下,可以实现4种亚油酸异构体、8种亚麻酸异构体、37种常见脂肪酸良好的色谱分离,而且反式脂肪酸与常见的顺式脂肪酸在同时检测条件下出峰时间不重叠,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脂肪酸包括反式脂肪酸组成分析;市售主要品种的食用油都存在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其中调和油、花生油、大豆油含有2~3%的反式脂肪酸(反式亚麻酸含量在1.5~2%之间);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中反式亚油酸的含量在0.7~2%之间;稻米油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最高,接近4%;橄榄油和山茶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一般在0.5%以下;各油样的反式脂肪酸异构体的种类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了辐照剂量、温度和湿度等不同条件对薏仁米中储藏过程脂肪酸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GC)对脂肪酸样品进行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CP-SIL 88毛细管柱(100m×0.25μm×0.2mm),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1:10,以氦(99.999%),流速为6.3mLmin-1。结果 薏仁米中共检测出13种脂肪酸成分,其中6种不饱和脂肪酸,5种饱和脂肪酸,2种反式脂肪酸,其中C16;0、C18:1-9C、C18:2-9C,12C为薏仁米中主要脂肪酸,达到脂肪酸总含量的90以上。结论 辐照处理、高湿度、高温都会加速薏仁米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产生有害的反式脂肪酸,不利于薏仁米的储藏。  相似文献   

6.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婴儿奶粉中允许少量存在。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两份婴儿奶粉样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两份被检样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50.69mg/100g和149.46mg/100g,结果准确。最后证明用此方法检测婴儿奶粉中反式脂肪酸操作简单且可行。  相似文献   

7.
利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辽宁千山和吉林长白山的松籽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提取.样品经氢氧化钾--甲醇法和浓硫酸--甲醇法2种不同的方法甲酯化后,通过GC/MS对各样品中的组成和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辽宁千山和吉林长白山松籽中的脂肪酸的成分类似,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亚油酸、油酸、棕榈酸是两地松籽中的主要脂肪酸成分,相应的脂肪酸甲酯含量范围分别为31.05%~41.37%,4.34%~14.98%和5.59%~7.12%;浓硫酸--甲醇法比氢氧化钾--甲醇法更加适合松籽样品脂肪酸的甲酯化.  相似文献   

8.
气质联用-内标法测定豆类中脂肪酸含量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售9种豆类(鹰嘴豆、黄豆、青豆、花芸豆、扁豆、豌豆、绿豆、黑豆、红豆)中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含量测定,以十一烷酸甘油三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个样品中脂肪酸甲酯组分进行分析,辅助NIST检索工具鉴定各脂肪酸组分。建立内标法计算豆类中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9种豆类样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均有差异,其中青豆的总脂肪含量最高,鹰嘴豆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通过软件分析相关性,其中各组分间除十五烷酸外,都具有很好的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获得前2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98%。聚类分析将9种豆类归入4大类。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高,分析时间较短,可为内标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了不同季节的UHT乳中反式C18:1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随机采集市场出售的四种UHT袋装乳,分析样品中各种反式C18:1脂肪酸含量.结果:不同季节间乳中的各种反式C18:1含量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夏季的总反式C18:1和反-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其他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反式C18:1脂肪酸含量夏季最高,为4.49g/100g脂肪酸,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为3.55g/100g脂肪酸.其他反式C18:1脂肪酸含量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反-11油酸占总反式C18:1比例最高,大约为45.83%~55.74%.结论:不同季节的UHT乳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存在变化,反-11油酸是总反式C18:1的主要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品牌奶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8种奶茶产品、7种奶精及20种果粉中的反式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一杯300mL的奶茶,其反式脂肪酸量在0.5~3.0g之间,奶精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可达8.6g/100g,果粉含量则在1.0~2.2g/100g之间;奶茶中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奶精与果粉,以反式C18脂肪酸为主,其中一烯含量最多、二烯含量较少、反式C16脂肪酸甚微。奶茶、奶精及果粉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普遍偏高,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奶茶间和不同口味的果粉间反式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不同种植地(中和、云华、和睦、北海)腾冲红花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同时对质量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的腾冲红花茶籽油样品间脂肪酸组分相同,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80%以上,油酸含量最高,达到72.74%~75.39%,必需脂肪酸含量为7.28%~8.16%,但棕榈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差异较大;腾冲红花茶籽油清冽透明,具有茶油固有气味和滋味,理化指标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开展不同产地不同类型油用牡丹籽油品质分析,对于后期不同类型油用牡丹合理推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对6个不同产地的‘凤丹’和紫斑牡丹种子百粒质量进行测定,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其种仁油脂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了脂肪酸组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凤丹’百粒质量变化较大,平均在19.56 - 32.69 g之间,紫斑牡丹百粒质量较为一致,平均24.32 - 25.39 g。不同产地两类油用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一致,不饱和脂肪酸均占总脂肪酸的85%以上,所有油脂成分中α-亚麻酸含量最多,平均为57.25±8.11 mg/g;不同产地及类型油用牡丹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湖北产紫斑牡丹籽油的总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α-亚麻酸含量均最高,除保康外,其他产地牡丹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是‘凤丹’高于紫斑牡丹。牡丹籽油脂肪酸各组分与环境因子中的纬度、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正相关(P < 0.05),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综合分析认为‘凤丹’较适合在低海拔地区推广,紫斑牡丹更适应高海拔环境;油用牡丹种质需要挖掘,新品种的选育在后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脂肪,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对7种肉制品的测定结果表明,样品脂肪含量范围为4.4%~26.8%。共检出12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其中油酸含量最高,为41.%~48.8%。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大于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对20个巧克力样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代可可脂为主要原料的巧克力样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范围在未检出至4.96%之间。以可可脂为主要原料的巧克力样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范围在未检出至0.844%之间。所测定的巧克力样品中反式脂肪酸以反十八碳一烯酸为主。  相似文献   

15.
王亚萍 《中国油脂》2021,46(9):112-119
开展了不同产地对油茶籽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影响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我国47个产地的108份普通油茶籽样品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及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47个产地的108份油茶籽样品中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其中以油酸的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达79.86%,不同产地样品的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海南省5个产地外,其余各个产地样品中油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是油茶籽油的特征脂肪酸;油茶籽中的甘油三酯包括12种组分,其中OOO含量最高,其次是POO和OOL,LLL和PPL含量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OO、SOO、SOP、PPO、POL+SLL、OOO是油茶籽油的特征甘油三酯成分;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含量在1%以上的甘油三酯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油茶籽油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2类,第一类42个产地,第二类5个产地均属于海南省。该研究为我国普通油茶的鉴别分类和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火麻仁油在应用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通过加热试验和烹调试验考察了火麻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VE含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加热及烹调试验,火麻仁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有所增长,同时不饱和脂肪酸、VE含量受到损失;加热试验过程中,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将加剧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和不饱和脂肪酸、VE含量的损失;烹调试验过程中,热锅冷油较热锅热油在抑制反式脂肪酸生成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损失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来源较为广泛,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危害。目前欧洲各国已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有一定限制。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几种市售油脂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以反油酸C18:1△9为例)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讨论了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选择,为反式脂肪酸检测中固定相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检出人造黄油中反式油酸含量为9.9%~14.5%,鲜奶油中含量为12.5%。  相似文献   

18.
食品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具有反式构型不饱和脂肪酸,来源较为广泛;最近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应低于4%,欧洲各国也限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该文介绍近年国外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我国反式脂肪酸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12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探讨了利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指标对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进行分类和判别的可能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2种植物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利用SPSS 22. 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 K-平均值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12种植物油的主要共有组成为油酸(15.635%~66.569%)和亚油酸(10.521%~58.227%),其中棉籽油(16.285%)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橄榄油(67.628%)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橄榄油(11.284%)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核桃油(67.167%)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12种植物油中不饱和度最小为棉籽油3.235,最大为低芥酸菜籽油14.672。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5个主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数据,依次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系统聚类和K-平均值聚类结果一致,可对12种植物油聚类区别,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典则判别函数,对不同植物油的分类和判别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卢训  赵霖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4):33-37
近年来,部分氢化植物油脂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TFAs)对健康的危害已被医学研究证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进行了标注或限量管理。中国广大消费者对反式脂肪酸食品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综述了台湾对含反式脂肪酸食品的管理规范,并对台北市主要快餐业使用的烹调油以及台湾油脂加工企业生产的油脂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5种被检油脂样品中,19种检出样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8%~33.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