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41个稻谷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蒸谷米加工,以蒸谷米得米率、整米率、爆腰率、感官评价等指标为依据,探讨不同品种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原料适应性,并对其中蒸谷米感官评价分值最高的3个品种进行了工艺优化,同时考察了产品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得米率、整米率以及爆腰率有显著差异(P0.05),得米率最高达到77.46%,而整米率最高的达到71.24%;不同品种稻谷加工的蒸谷米产品得米率均高于同品种的白米,其中有30种差异显著(P0.05);在整米率方面,30种蒸谷米产品显著高于同品种白米(P0.05),1种显著低于对应的白米(P0.05)。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的最适浸泡、蒸煮工艺略有差异,其中TJ118在55℃下浸泡最适时间为5 h,而TJ292和TJ610的最适时间为6 h;TJ118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15 min,TJ292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0 min,而TJ610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5 min;相对于同品种白米,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加工的蒸谷米中铁、磷、维生素B_1、B_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苦荞籽为原料,浸泡后在真空、二氧化碳、氮气等低氧环境中干预萌动不同时间,然后在正常气体环境中萌动到48h,将样品烘干、脱壳、磨细后检测样品中的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和γ-氨基丁酸等活性成分含量,比较分析各种低氧干预处理对苦荞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在3种低氧干预条件下萌动一定时间,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和γ-氨基丁酸含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二氧化碳低氧干预萌动对苦荞活性成分的提升最为有利,干预10h最为适宜,此时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和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可达到4.03%、1.45%、2.08%、27.41mg/100 g.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浸泡和微波处理对三种高粱熟化工艺参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讨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高粱吸水率,以及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对高粱蒸煮熟化程度和熟化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三种高粱的吸水率均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龙米粮1号、龙杂13号和红糯高粱的最佳浸泡时间分别为2、2和3 h;随着浸泡温度的增加,三种高粱的吸水率呈上升的趋势,最佳浸泡温度分别为45、35和35 ℃。在最佳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条件下,当微波功率600 W和微波处理8 min时,龙米粮1号高粱熟化程度达到100%,蒸煮熟化时间缩短20 min;微波功率800 W和微波处理时间11 min时,龙杂13号高粱熟化程度达到100%,蒸煮熟化时间缩短20 min;微波功率800 W和微波处理时间11 min时,红糯高粱熟化程度达到100%,其蒸煮熟化时间缩短15 min。研究确定了三种高粱最佳浸泡和微波处理工艺参数,为高粱熟化工艺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压蒸煮、高温高压蒸煮和微波对红豆进行预熟化工艺研究,分析3种预熟化工艺对红豆营养成分、质构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 ℃恒温浸泡0.5 h,物料厚度0.5 cm,蒸煮时间20 min;高温高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 ℃恒温浸泡1.5 h,蒸煮温度115 ℃,蒸煮时间3 min;微波预熟化工艺条件为:40 ℃恒温浸泡0.5 h,微波功率119 W,物料厚度1.0 cm,时间6 min;与原料红豆相比,预熟化红豆中蛋白质升高,常压蒸煮和高压蒸煮红豆的脂肪含量升高,而微波熟化红豆的脂肪含量降低;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后,预熟化后红豆的硬度降低,能与小米共煮同熟;3种预熟化工艺均不同程度改变红豆的色泽。  相似文献   

5.
以苦荞米为原料,添加脱脂奶粉、甜赛糖、复合稳定剂等辅料,采用烘焙、浸泡、磨浆、预糊化、液化、糖化、普鲁兰酶处理、过滤、调配、均质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备出高抗性淀粉含量的苦荞乳饮料。以抗性淀粉含量为指标,通过糊化米水比、糊化时间、普鲁兰酶处理用量及时间的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确定出苦荞乳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糊化米水比1:8、糊化时间40min、普鲁兰酶用量0.06m L、酶处理时间30min;此工艺条件下,苦荞乳饮料中抗性淀粉含量达到最大,为10.97%。以感官得分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了苦荞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苦荞米10%、奶粉2.5%、甜赛糖0.15%、复合乳化剂0.1%(均为质量分数比)。  相似文献   

6.
针对粮食的熟化时间不同,采用常压蒸煮、高温高压蒸煮和微波熟化技术分别对薏米进行预熟化研究,并对比分析3种预熟化工艺对薏米营养成分、质构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恒温浸泡2.5 h,物料厚度0.7 cm,蒸煮时间15 min;高温高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恒温浸泡1 h,蒸煮温度115℃,蒸煮时间3 min;微波预熟化工艺条件为40℃恒温浸泡1.5 h,微波功率539 W,物料厚度2.8 cm,时间5 min。与原料薏米相比,3种预熟化方式制得预熟化薏米中脂肪含量均明显升高,常压蒸煮和高压蒸煮的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微波预熟化蛋白质含量与原料接近;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后,预熟化后薏米的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明显升高,能与小米共煮同熟;3种预熟化工艺均不同程度改变薏米的色泽。  相似文献   

7.
以绿豆、红豆、燕麦、黑米、玉米糁、糙米、薏米为实验对象,根据氨基酸评分法将其与大米进行复配,而后通过同煮实验判定绿豆、红豆、糙米与薏米需要经过预熟化后方能与大米实现同熟。为确保复配杂粮米外观完整并与大米同熟,实验以糊化度和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预熟化工艺。结果表明:杂粮预熟化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薏米为40℃浸泡4 h,蒸煮10min;红豆为35℃浸泡4 h,蒸煮15 min;绿豆为27℃浸泡4 h,蒸煮5 min;糙米为27℃浸泡3 h,蒸煮5 min。在此条件下,薏米、红豆、绿豆和糙米的糊化度分别为56%、53%、45%和32%,能与大米实现同煮同熟并获得了平均分在89分的感官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稻谷为原料,以蒸谷米水分含量、出米率、整米率、裂纹率、出饭率、膨胀率、蛋白质含量以及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系统地比较微波干燥、低温干燥、热风直接干燥、分段干燥、三段缓苏干燥这5种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蒸谷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的干燥工艺中,低温干燥的效果最好。即浸泡温度45℃,浸泡时间5h,浸泡压力150kPa,蒸煮温度100℃,蒸煮时间10min,干燥温度90℃,干燥时间30min所得蒸谷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高压和常压蒸煮2种工艺处理绿豆,研究2种工艺对绿豆糊化度的影响,并对其蒸煮特性进行研究,为速食杂粮粥的开发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绿豆在105, 110, 115, 120和125℃温度下,高温高压处理10 min的绿豆干燥后在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后达到熟化程度,而常压蒸煮处理30 min达到熟化程度;预处理的绿豆糊化度控制在40%以上时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才能达到熟化;与常压蒸煮工艺相比,高温高压工艺无需浸泡,处理时间短,糊化均匀,可作为绿豆预糊化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12种杂粮米蒸煮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刘宏  沈群 《食品科技》2012,(9):143-146
以12种杂粮米为原料,将其各分为2组,一组在蒸煮前进行浸泡处理,另一组未处理。蒸煮后,测定各种杂粮米的糊化度曲线,根据是否需浸泡预处理和延长蒸煮时间将各种杂粮米进行分类。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杂粮的特点,选择是否浸泡和设定蒸煮时间。结果表明,经浸泡预处理的杂粮米与未经处理的相比,糊化度较高;浸泡处理的样品组中,绿大米、紫大米、绿小米、白小米和玉米碴(小)糊化时间最短,容易熟化,高粱和玉米碴(大)最难糊化。焖制20min后,白大米和白小米糊化度最高,玉米碴(大)、高粱糊化度最低。白大米、白小米、黑大米、绿大米、紫大米可以不经过浸泡而直接蒸煮;黄小米和绿小米不经过浸泡也可达到同样的糊化度,但需要蒸煮较长时间;红大米、玉米碴(小)在蒸煮前必须浸泡才可以达到较高的糊化度;高粱米、荞麦米、玉米碴(大)均需要在浸泡后仍要延长蒸煮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以苦荞籽粒为原料,分析了浸种和萌发温度及时间对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γ-氨基丁酸(GAB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发芽率及芽长的影响,并优化了其萌发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苦荞籽粒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8h、萌发温度26℃、萌发时间98h。该条件下,萌发苦荞的总黄酮含量为10.34mg/g,是对照组的2.27倍;GABA含量为2.86mg/g,是对照组的1.17倍。制茶后,萌发苦荞茶总黄酮质量浓度为7.678mg/100mL,是对照组的3.71倍;GABA质量浓度为13.142mg/100mL,是对照组的1.63倍;茶汤的颜色、透明度、香气、滋味、总分等感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萌发处理可以提高苦荞茶的总黄酮含量、GABA含量及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苦荞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黑苦荞米为原料,运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及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苦荞可溶性膳食纤维营养饮品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苦荞米焙炒温度110℃、时间3 min、炒制苦荞米与浸取热水的比例1∶6.67、苹果多酚0.10%、羧甲基纤维素钠0.08%。研制出的苦荞可溶性膳食纤维饮品营养丰富、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changes in phytochemical compositions, antioxidant and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tartary buckwheat tea. Soak-treating tartary buckwhea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tents of total starch and rutin, where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quercetin, kaempferol, total flavonoid, and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In steam-treating soaked tartary buckwheat for 40–60 min, the contents of total starch, protein, crude fat, isoquercitrin, quercetin, kaempferol, total flavonoid and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reas the content of rut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action of rutin degrading might be catalyzed in soaking processing, and a catalytic reverse shift reaction of rutin-synthesizing might take place in steaming processing. The process of drying and roast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tents of total starch, rutin, total flavonoid, and total phenolic compounds. The total phenolic content of collected tartary buckwheat material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ntioxidant and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配制酒品质最佳的苦荞品种。方法:考察以3种不同苦荞浸泡出的酒(A、B、C)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含量,抗氧化特性,色差以及透光率,探究不同品种苦荞对酒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苦荞B的总黄酮、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为最佳。色差值表明总黄酮、总酚含量与酒样颜色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浸泡40 d的B1样品中共有49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为79.488%,其中酯类16种(相对含量为49.916%),是主要挥发性物质。结论:品种对酒品质影响很大,酒中总黄酮、总酚含量与酒样颜色有一定的显著相关性,浸泡苦荞酒宜选择黑苦荞B。  相似文献   

15.
采用苦荞麦为原料,以膨化率、复水率为评价指标,色差值为参考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苦荞麦微波膨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苦荞麦微波膨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膨化时间110 s,原料水分含量6%,微波功率480 W。在此条件下的验证实验结果为:膨化率2.16,复水率1.25。  相似文献   

16.
苦荞糊和苦荞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苦荞茶和苦荞糊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并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定性分析。从苦荞茶和苦荞糊中分别检测出30种和4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相同成分有15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是烃类、醛类和杂环类,三者在苦荞茶和苦荞糊中含量分别为24.56%、35.04%、18.42%和46.97%、21.22%、7.22%。研究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和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可以很好的分析苦荞产品中挥发性物质,并说明不同加工工艺制得的苦荞产品其挥发性物质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麦盐溶性球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荞麦为研究对象,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苦荞麦盐溶性球蛋白,考察了盐含量、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4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苦荞麦中球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提取工艺为盐含量1%,料液比1∶13(g∶mL),浸提温度50 ℃,浸提时间9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苦荞麦盐溶性球蛋白提取率为5.60%。  相似文献   

18.
提高苦荞醋黄酮含量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态发酵苦荞醋过程中黄酮损失大,发酵液由于多糖含量高导致黏稠度大而影响生产。该实验以经过多糖、黄酮提取的苦荞粉为原料酿制苦荞醋,再将所提取的黄酮添加到苦荞醋中,在同样条件下以未提取多糖、黄酮的苦荞粉酿造苦荞醋为对照,探究苦荞破碎度、糊化与否、糖化时添加不同蛋白酶等条件对苦荞粉酿醋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破碎度>40目、糖化后添加中性蛋白酶、不糊化等条件下,将提取的黄酮加入处理过的苦荞粉所酿制的苦荞醋中可有效提高黄酮含量,酿制的苦荞醋黄酮含量(5.20 mg/mL),比对照(3.02 mg/mL)提高了72.19%。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纯苦荞挂面的加工适应性及面条品质,将挤压处理后的苦荞粉与生苦荞粉混合后制作纯苦荞挂面,将挤压苦荞粉的添加量及和面加水量结合探究其对纯苦荞挂面加工品质及面条品质的影响。通过面带的质构品质、面条的蒸煮及质构特性评价纯苦荞挂面的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结果表明,随着挤压苦荞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带的表面黏附力和抗拉伸力及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显著(P<0.05)增加;随着和面加水量的增加,面带的表面黏附力显著(P<0.05)增加,抗拉伸力下降,面条的硬度、咀嚼性和蒸煮损失率均显著(P<0.05)增加,当挤压苦荞粉的添加量为30%,加水量为34%时,面带的表面黏附力最低,抗拉伸力适中,蒸煮损失率最小,质构品质较好,综合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20.
苦荞中不仅蛋白质所占比例较大,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也含有其他谷物中没有的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本研究以优化超声辅助进行苦荞中荞麦蛋白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步提取工艺为目的。根据粉碎粒度、液料比、pH、时间、温度五个单因素试验,对粉碎粒度、pH、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苦荞中荞麦蛋白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同步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液料比30∶1mL/g,pH 9.15,提取时间40min,超声温度67.2℃。在此条件下苦荞蛋白得率验证值为7.79%,苦荞黄酮得率验证值为1.14%。可通过该研究得出超声辅助苦荞中蛋白和黄酮的最佳同步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