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细胞质导入法选育优良葡萄酒嗜杀酵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核融合缺陷菌株嗜杀酵母5045(Kar1-1)的嗜杀质粒导入葡萄酒酵母1450(Screujsjae)中,已获成功。利用这种方法,我们选育出了具有1450细胞核和5045细胞质基因的嗜杀酵母R-58。通过萄萄酒酿造实践表明,该融合嗜杀株不仅具有抗野生酵母的能力,而且能酿制出优质葡萄酒。  相似文献   

2.
芒果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嗜杀葡萄酒酵母对芒果酒发酵进行试验,用一般酒用的高活性酵母做对比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嗜杀酵母能净化发酵体系,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出酒率,稳定酒质,具有酒脚少,易于分离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发酵处理对赤霞珠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产量的影响,选择不同酵母(ST、BO_213、F15)和不同用量(0、0.3、0.6 g/L)酵母助剂进行酒精发酵试验。结果表明,酒精发酵过程中不同酵母和不同用量酵母助剂酿造的赤霞珠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产量具有显著差异。在不同酵母酿造的赤霞珠葡萄酒中EC产量高低顺序为BO_213F15ST,而使用不同用量酵母助剂酿造的赤霞珠葡萄酒中EC产量高低顺序为YN 0.6YN 0.3YNCK。发酵过程中,发酵初期阶段和发酵中期阶段EC产量较少,发酵末期阶段EC产量积累较多。该试验中,赤霞珠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EC产量范围在1.9~8.0μg/L,平均质量浓度为4.0μg/L,均远低于美国或者欧盟规定的EC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研究从水果中分离酵母菌约70株,经过筛选获得了5株嗜杀酵母,建立了切实有效的嗜杀酵母的筛选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糖发酵、嗜杀酵母显微鉴定等实验,鉴定这5株嗜杀酵母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发酵实验,筛选到1株适宜啤酒发酵、性能良好的嗜杀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怀来和房山产区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产量的差异,选择ST和BO213两种酵母进行发酵试验,比较同种酵母在不同产区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的大小。同时,分析比较了添加酵母助剂不同用量(0、0.3、0.6 g/L)酿造的怀来产区"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中EC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房山产区用酵母ST和BO213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均比怀来产区高。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添加同种酵母助剂在不同品种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不同,且"赤霞珠"葡萄酒中的EC产量高于"美乐"葡萄酒。葡萄酒发酵过程中EC质量浓度的测定结果范围为1.0~7.4μg/L,平均质量浓度为3.9μg/L,测定结果符合国际对葡萄酒中的EC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宝石-卡本内特(Ruby Cabemat)为原料,在酿造过程中采用D254酵母单独发酵、D254和产酯酵母混合发酵的方法酿造干红葡萄酒,检测其主要理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质量比较.结果表明,混合酵母发酵的葡萄酒在产酯率和感官品质上均优于单酵母发酵,产品呈深宝石红色,酒香浓郁,酒体丰满.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类和不同酵母营养剂用量对霞多丽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选择了3种酵母(X5、X16、RMS2)和3个不同质量浓度梯度酵母营养剂(THIAZOTE)(0、0.3 g/L、0.6 g/L)进行发酵试验。研究表明,土壤和葡萄汁中的氮含量与葡萄酒中的EC含量密切相关;不同酵母酿造的霞多丽葡萄酒中EC产量不同,在发酵末期阶段,与酵母X16、RMS2相比,酵母X5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分别增长了53.8%和17.6%;葡萄酒中的EC产量随着酵母营养剂的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发酵末期阶段,与不加酵母营养剂的对照组相比,酵母营养剂添加量为0.3 g/L和0.6 g/L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分别增长了12.8%和69.2%。不同发酵处理霞多丽葡萄酒EC产量范围在2.1~3.8 μg/L,均未超过美国或者欧盟规定的EC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宝石一卡本内特(Ruby Cabemat)为原料,在酿造过程中采用D254酵母单独发酵、D254和产酯酵母混合发酵的方法酿造干红葡萄酒,检测其主要理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质量比较。结果表明,混合酵母发酵的葡萄酒在产酯率和感官品质上均优于单酵母发酵,产品呈深宝石红色,酒香浓郁,酒体丰满。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优良本土酿酒酵母与商业酵母在混菌发酵中的发酵特性,以商业酿酒酵母UCD522和UCD2610为原始菌株,构建携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MX)的菌株UCD522K和UCD2610K,并在2种酵母可同化氮(YAN)质量浓度(55,433mg N/L)下验证抗性标记不会影响酵母的发酵速度和细胞数量。在此基础上,将NX11424分别与UCD522K和UCD2610K按照1∶1的活菌数混合接种进行葡萄酒模拟发酵。结果表明:与纯种发酵相比,混菌接种不影响发酵进程,其发酵速率在高YAN浓度下差别不大,在低YAN浓度时,位于两纯种发酵之间,且更接近发酵速率快的菌株。YAN浓度影响混菌体系中菌株的比例。在与UCD522K混合发酵中,NX11424在高YAN浓度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而低YAN时,二者的活菌数比例基本保持在1∶1。在与UCD2610K的混合中,二者的活菌数比例在2个YAN浓度下均维持在1∶1。本研究成功将抗性标记运用到葡萄酒生境的混菌发酵体系中,实现了对发酵过程中不同酿酒酵母菌株数量的快速灵敏监控。本土酵母NX11424在具有强发酵性能和嗜杀性的商业酵母的酿造环境中占据优势,为酿造更具特色的葡萄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嗜杀酵母能够分泌毒素蛋白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胞,在发酵生产中利用其特性可以净化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文中介绍了嗜杀酵母的分布、作用机理以及嗜杀酵母质粒的提取和选育,并概述了嗜杀酵母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嗜杀酵母能够分泌嗜杀毒素杀死特定的微生物。将嗜杀酵母作为工业生产用菌株,可以有效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杂菌污染,净化发酵体系,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嗜杀毒素还可以制备成为抗真菌剂,用以抵制病原酵母及类酵母等微生物的侵染。综合论述了嗜杀酵母的分类学地位及生物学特性,嗜杀毒素产生和作用的机理,并阐述了环境因素对嗜杀酵母菌自身及其分泌嗜杀毒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耐热克鲁维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和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在冰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潜力,该文对不同来源的3株L. thermotolerans(LT1、LT2、LT3)和3株T. delbrueckii(TD1、TD2、TD3)菌株的嗜杀性及在冰酒生境下的生长动态、耐受性及其发酵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L. thermotolerans和T. delbrueckii菌株对冰酒发酵条件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菌株LT2和TD2在葡萄糖质量浓度为400~500 g/L、乙醇体积分数为15%、SO2质量浓度为400 mg/L、温度在13~19℃的条件下均可保持良好的定殖能力;3株L. thermotolerans和TD2菌株对酿酒酵母1296菌株具有较强的嗜杀性;LT2菌株发酵冰葡萄汁时的乳酸产量最高,为2. 195 g/L;LT2和TD2菌株纯种发酵的冰酒乙醇体积分数能达到11%~12%,并且酒样中挥发性酯类、有机酸类物质的总含量比酿酒酵母纯种发酵的酒样显著降低,挥发性萜烯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感官分析表明,TD2菌株纯种发酵的冰葡萄酒有较强花、果香气;LT2菌株能够增强冰葡萄酒的酸度,有助于平衡冰酒的甜腻感,使口感协调。综上所述,LT2和TD2菌株纯种发酵对冰葡萄酒的感官品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L. thermotolerans和T. delbrueckii具有酿造冰葡萄酒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回顾并展望我国新型葡萄酒酿造、啤酒酿造、酒精发酵、沼气发酵、传统酿造、酵母生产、酶制剂和柠檬酸发酵、氨基酸发酵、核酸等物质发酵和酶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坡稻山兰为主要原料,在传统手工酿造山兰甜酒的工艺基础上添加嗜杀酿酒酵母作为发酵剂能保持山兰甜酒原始的酒醇甘甜微苦风味,维持独特的米脂芳香。控制和净化发酵醪中的酵母品质,在发酵过程中保持酒味纯正,使糖化与发酵得到同步,发酵力得到加强,酒味更加醇厚。同时发酵环境得到净化,发酵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提高。嗜杀酵母发酵剂令山兰甜酒出现苦味物质的时间提前,同时相对传统工艺生成较高浓度的高级醇,可采取定时移除酒液的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5.
以烟台地区霞多丽葡萄自然发酵醪为材料,筛选鉴定本土酿酒酵母并测定其发酵力和耐受性,选育优良酵母用于霞多丽干白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酿造。用孟加拉红培养基筛选酵母菌,经WL显色鉴别培养基和5.8S ITS序列鉴定获得12株酿酒酵母。通过测定受试菌株发酵后残糖量、酒精度及耐受能力(酒精度、SO2、酸、高糖),选育4株酵母用于酿造霞多丽干白葡萄酒,测定发酵参数指标和主要挥发物含量,并结合感官评定确定酵母YXF2、YXF5和YXF10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菌株YXF5和YXF10酿造生产的干红葡萄酒香气特征明显,不同于商品酵母,具备酿造地域特色葡萄酒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由天津轻工业学院、河北省廊坊市食品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嗜杀酵母用于啤酒生产的研究”科研项目,于1989年11月4日在河北省廊坊市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对野生酵母有杀死作用的K_1型嗜杀质粒转移到优良啤酒酵母——青岛啤酒酵母中去,选育出的具有两亲本特性的啤酒酿造酵母TL81-4融合子,在我国尚属首例,为今后啤酒纯种安全发酵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阎贺静  时月  刘畅  赵琳琳 《食品科学》2017,38(22):117-124
为酿造特色玫瑰香干红葡萄酒,开发本土发酵剂是目前重要发展方向。从昌黎产区玫瑰香干红葡萄酒自然发酵醪中共分离得到337株酵母,通过WL(Wallerstein laboratory)鉴别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类鉴定、计数,将其鉴别为7大类,根据计数结果选取优势酵母接种至BIGGY(bismuth sulphite glucose glycine yeast)固体培养基,从中进一步筛选不产H2S酵母,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HBKS-Y1、HBKS-Y3为酿酒酵母,HBKS-Y2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考察3株本土酵母酿造因子耐性,发现3株酵母对乙醇、SO2、糖度均具有较高耐性,满足葡萄酒酿造要求;以商用活性干酵母FX10葡萄汁发酵为对照,考察3株酵母对玫瑰香葡萄汁单菌、混菌发酵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影响,3株本土酵母单菌和混菌发酵各指标(例如:还原糖、酒精度、总酸、挥发酸、甘油和乙醛含量)均符合干红葡萄酒酿造标准。同时发现,与HBKS-Y2单菌发酵相比,3株酵母混菌发酵总酸和挥发酸含量降低,对葡萄酒有益,且混菌发酵对葡萄酒其他理化指标没有不利影响。本土酵母发酵尤其是混菌发酵,表征玫瑰香品种香气的萜烯醇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活性干酵母发酵。以上结果表明,3株本土酵母可以应用于玫瑰香干红葡萄酒的酿造,且3株酵母混菌发酵对突出玫瑰香干红葡萄酒品种香气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对分离自我国葡萄酒主产区宁夏的GS1-1,HS-2-1和FS-2-7及甘肃莫高的C730和C732共5株克鲁维毕赤酵母进行耐受性、发酵特性、嗜杀性等酿造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HS-2-1、C730和C732具有耐受16%酒精度,低温11℃和高温44℃,高糖60%,低pH 2.0和500 mg/L SO2等优良特性,并且HS-2-1和C732耐受高达18%的酒精度。GS-1-1无嗜杀活性,其它4株具有良好的嗜杀性。对5株克鲁维毕赤酵母进行模拟发酵,结果发现,HS-2-1能在24h内快速启动发酵,发酵后的发酵酒酒精度达11%(体积分数)、残糖量0.6 g/L和挥发酸0.51 g/L。筛选具有优良的酿造学特性的克鲁维毕赤酵母HS-2-1,对开发本土特色葡萄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葡萄酒酿造辅料现在已经成为提高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工具,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包括酿酒酵母、果胶酶、酵母多糖、发酵助剂、陈酿处理剂、过滤、稳定剂等诸多辅料产品。有一种非常重要且使用方便的葡萄酒酿造辅料可能比较陌生。就是酵母细胞壁。  相似文献   

20.
葡萄酒是由新鲜葡萄浆果或葡萄汁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本质上是包括酵母、细菌、丝状真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复杂作用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从葡萄收集直到葡萄酒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的变化情况及葡萄酒酿造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