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接触材料饮料酒的基于接触面积的消费量数据库,为食品接触材料概率评估提供消费量参数和方法学支持。方法 将饮料酒食品接触面积/体积比(S/V)数据和饮料酒消费量数据作为两个独立的分布总体,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别在这两个总体中进行随机抽样并匹配对应类别相乘,得到不同接触材料饮料酒基于接触面积的消费量分布。以上过程模拟1 000次得到各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从而量化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 按饮料酒-材料组合分类,基于接触面积的消费量均值最高的为啤酒-玻璃,均值为5.500 dm2/d,95%CI为5.302~5.705 dm2/d。按食品接触材料分类,基于接触面积的消费量均值最高的为(铝)涂层,均值为5.213 dm2/d,95%CI为4.929~5.532 dm2/d。结论 饮料酒基于接触面积的消费量可以成为我国饮料酒食品接触材料概率评估的基础参数,可用于进行精确的膳食暴露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饮料包装材料使用情况,研究构建饮料不同类型接触材料的接触面积/体积比(S/V)参数。方法 采集市场销售的不同包装、不同类型的饮料,采用直接测量法或3D面积测量仪计算不同类型饮料的接触面积,结合不同类型饮料的规格,计算S/V。结果 共采集214种不同类型、不同食品接触材料的饮料。72.0%(154/214)的饮料主体接触材料为单一材质,28.0%(60/214)的饮料接触材料为纸(涂层)和马口铁(涂层)等复合材质。不同类型饮料的接触材料S/V的平均值为11.29 dm2/kg,范围为4.26~64.32 dm2/kg。85.0%(182/214)的饮料接触材料的S/V≥6 dm2/kg,73.4%(157/214)介于≥6~12 dm2/kg之间。结论 我国市售大部分饮料的平均S/V大于欧盟评估时采用的6 dm2/kg,利用调查研究获得的参数将会降低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我国调味品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方法 采用接触面积法对调味品食品接触材料进行研究,根据调查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数据信息获得接触面积法中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食品的接触面积参数。结果 共调查分析800份调味品,获取相关数据25600个,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食品的接触面积(S/V)最大值为322.67dm2/kg,最小值为1.63dm2/kg。本次调查中调味品S/V 有86.9%的数据高于6 dm2/kg。结论 基于调味品市场调查构建的调味品食品接触材料基础参数为我国调味品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聚氯乙烯食品接触材料中3种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的方法。方法 采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V/V)提取,经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乙酸乙酯(1∶4,V/V)洗脱,进入UPLC-MS/MS分析,以乙腈和超纯水做流动相,经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分离,采用ESI源在MRM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3种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决定系数R2>0.996,方法检出限0.1~0.6 μg/kg,定量限0.3~2.2 μg/kg,回收率为70.3%~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0.9%~9.8%。结论 该方法分析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塑料材料中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检测,为新型增塑剂的添加使用监管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测定野生菌中5种急性肝衰竭型(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和4种神经-精神紊乱型(鹅膏蕈氨酸、毒蝇母、毒蝇碱和裸盖菇素)蘑菇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干燥后采用0.5%(V/V)甲酸50%(V/V)甲醇-水溶液提取、乙腈沉淀蛋白质、水稀释后,采用XBridgeTM BEH C18柱(150 mm×3.0 mm, 2.5 μm)分离、0.005%(V/V)甲酸水溶液-甲醇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结果 通过优化样品提取、稀释倍数和色谱条件,实现基于纯溶剂标准校正的不同野生菌中9种蘑菇毒素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样品基质中9种蘑菇毒素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6~15 mg/kg和20~50 mg/kg,线性范围为0.004~2 mg/L,相关系数r在0.997 3~0.999 5之间。50、500和5 000 mg/kg三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8.6%~10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9.0%。多起中毒事件中采集的不同野生菌毒素组成和含量差异大。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已应用于常见有毒野生菌中蘑菇毒素检测和中毒应急事件处置,可以为中毒病因的鉴定和患者的及时救治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及面粉处理剂(FTA)中硫脲的分析方法。方法 试样中的硫脲经乙腈-水溶液(8:2,V/V)提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柱PRiME HLB净化,XBridge Amide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分离,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在0.05~20 μg/m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LOD,S/N≥3)为0.15 mg/kg,定量限(LOQ,S/N≥10)为0.5 mg/kg;在空白小麦粉和FTA中进行3个加标水平(LOQ、2LOQ、10LOQ)的加标回收实验,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95.5%~10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7%。结论 该方法解决了酶式FTA易胶化分散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有效去除了小麦粉及FTA中的基质干扰,保护了色谱柱。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小麦粉及FTA中硫脲的准确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北省鸡肉和鸡蛋中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甲硝唑残留水平。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样本采集要求,2016—2019年湖北省采集373份鸡肉和365份鸡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9种喹诺酮类、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甲硝唑残留水平。结果 2016—2019年检测的鸡肉和鸡蛋样品中分别有65件和50件检出抗生素残留。鸡肉中抗生素年度检出率分别为9.76%(8/82)、16.67%(16/96)、38.14%(37/97)、4.08%(4/98),鸡蛋中抗生素年度检出率分别为15.00%(12/80)、8.24%(7/85)、24.00%(24/100)、7.14%(7/98),4个年度鸡肉和鸡蛋中抗生素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4.454,P<0.001;χ2=14.730,P=0.002),不同采样环节抗生素的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53,P=0.819),鸡蛋中检出有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甲硝唑、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禁用抗生素,同时鸡肉中也检出了甲硝唑。结论 鸡肉中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较高,残留水平较低,但鸡肉和鸡蛋中非法使用的禁用抗生素会给人群带来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边销茶中蒽醌(以9,10-蒽醌为代表)的污染状况,评估我国边销茶饮用人群的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方法 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边销茶样品中蒽醌(以9,10-蒽醌为代表)的含量,基于2016—2017年边销茶中9,10-蒽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居民的边销茶消费量数据,通过简单分布评估法对当地居民通过饮用边销茶蒽醌的暴露量进行估计,并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6.8 μg/kg·BW)比较后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141份边销茶样品中蒽醌总检出率为75.18%,平均含量为0.029 2 mg/kg,我国尚未制定茶叶中蒽醌的限量标准,以2014年欧盟法规条例(EU)No 1146/2014中规定的茶叶中蒽醌最大残留限量0.02 mg/kg作为参考,总超标率为57.45%。定型包装和散装的边销茶蒽醌超标率分别为64.63%和47.46%。简单分布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饮茶者全人群每日通过边销茶摄入蒽醌的平均水平为9.37×10-4 μg/kg·BW,占ADI的0.013 8%;边销茶高消费人群的每日暴露量(P95暴露量)为3.12×10-3 μg/kg·BW,占ADI的0.045 9%。不同性别-年龄组中,45~59岁女性组每日平均暴露量和P95暴露量最高,分别为1.41×10-3和6.16×10-3 μg/kg·BW,远低于ADI值。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居民经边销茶摄入的蒽醌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处在可接受水平。但我国边销茶中普遍存在蒽醌污染,需要进一步对茶叶中蒽醌进行溯源分析并控制污染源。另外,为积极应对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茶叶的蒽醌含量限定,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茶叶中蒽醌的合理限量规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基于1H-qNMR的水溶性镧系位移试剂识别法,实现对功能性食品中谷氨酰胺(Gln)对映体各自含量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样品经超纯水溶解,以对苯二甲酸二钠(DT)为内标,经过涡旋、离心后,取适量上层清液于NMR管中,以氘水为锁场溶剂,水溶性镧系位移试剂钐(Ⅲ)-丙二胺四乙酸钠为手性拆分试剂,采用6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1H-NMR谱,直接对功能性食品中的Gln对映体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Gln对映体和DT定量峰分离良好。左、右旋Gln的质量浓度在100.0~2 0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为30.0 μg/mL,定量限为100.0 μg/mL。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27%~116.07%,相对标准偏差(n=6)为0.18%~1.84%。结论 该方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前处理过程简便,15 min内可完成测样。对商超平台购买的不同剂型功能性食品进行检测,样品中Gln对映体纯度均≥99%。在Gln总量测定方面,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为Gln对映体含量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新型亲水型反相PSV C18色谱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脱氢乙酸等5种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方法 考察了不同类型的C18填料、不同pH值流动相和不同流动相比例等条件对5种组分分离的影响。结果 采用新型亲水型PSV C18色谱柱、在最佳的流动相条件为甲醇∶乙酸铵溶液(0.02 mol/L,调节pH至6.7)=7∶93(V/V)下对5种食品添加剂的分离效果最为理想,5种组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 7,检出限为0.004~0.007 mg/L,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0.3.%~106.7%,相对标准偏差为1.4%~6.5%。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耐用性好且色谱柱的寿命长,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的寿命可达近1 000针的进样次数,适用于食品中5种添加剂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食品接触材料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为主线,结合食品接触材料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及相关基础研究在标准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展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十年间在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管理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目前存在的短板和原因,提出后续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Plasma-activated liquids (PALs) are emerging and promising alternatives to traditional decontamination technologies and have evolved as a new technology for applications in food,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Contamination caused by foodborne pathogens and their biofilms has posed challenges and concerns to the food industry in terms of safety and quality. The nature of the food and the food processing environment are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various microorganisms, followed by the biofilm characteristics that ensure their survival in sever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gainst traditional chemical disinfectants. PALs show an efficient impact against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biofilms, with various reactive species (short- and long-lived ones),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lasma processing factors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mitigating biofilms. Moreover, there is potential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disinfection strategi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ALs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for the inactivation of biofilms. The overarching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buil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ameters that govern the liquid chemistry generated in a liquid exposed to plasma and how these translate into biological effects on biofilms. This review provides a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PALs-mediated mechanisms of action on biofilms; however, the precise inactivation mechanism is still not clear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arch. Implementation of PALs in the food industry could help overcome the disinfection hurdles and can enhance biofilm inactivation efficacy. Future perspectives in this field to expand existing state of the art to seek breakthroughs for scale-up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Ls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纳米银在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了纳米银保鲜盒中纳米银的含量,比较了微波消解和干法灰化的前处理效果,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情况下,纳米银食品接触材料在脂肪类(正己烷)、酸性(4%乙酸)、酒精类(65%乙醇)和水性(去离子水)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行为。结果食品模拟溶液、温度对纳米银的迁移有影响,其中纳米银在脂肪类模拟液中的迁移速度最快,在65%乙醇中迁移速度最慢。由Fick扩散模型,建立了PVC中塑化剂的迁移规律数学模型,得到了模型的重要参数。结论本研究成果能够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纳米银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环芳烃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奇辉  张进  沈航 《食品科技》2012,(10):301-30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环芳烃在水、乙酸(体积分数为3%)、乙醇(体积分数为10%)和异辛烷等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迁移量与实验的温度、时间和模拟物属性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物的属性对迁移行为有显著影响,迁移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15.
The amounts of substances migrating from plastics into foodstuffs with high fat contents are in most cases higher than in foodstuffs with water contents. This increase in migration commonly is due to the higher solubility of the migrating organic compounds in fat compared to water. The increase in migr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the substance's diffusion coefficient due to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at and the plastic as is often assumed. Ethanol is a good simulant for fatty foods because it has little interaction with many plastics, e.g. polyolefins, migrants are readily soluble in it, and because it is easy to work with analytically. The utilizable limits of ethanol and ethanol/water mixtures as food simulants are developed from the physical background of diffusion. The use of ethanol and ethanol/water mixtures is supported by published experimental migr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了有机涂层食品接触材料中毒害物质甲醛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方法 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条件,以食品模拟物对样品进行模拟浸泡,以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食品模拟物中甲醛迁移量进行测定。结果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酸性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最大;在接触同种食品模拟物时,甲醛的迁移量随着高压灭菌时间的延长和灭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货架存放时间对甲醛的迁移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通过对甲醛迁移规律的考察,得出了有机涂层食品接触中甲醛的迁移风险。  相似文献   

17.
18.
浅析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芳香胺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详细分析了食品接触材料中芳香胺的来源、毒性、国内外法规标准以及分析方法等,并对解决食品接触材料中芳香胺的卫生安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壬基酚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环境激素之一,由于其常被用作塑料增塑剂,因此有可能残留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基于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对壬基酚的毒理学性质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从市场上采集的30种食品包装材料中壬基酚迁移量的检测结果,对目前我国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壬基酚对消费者的健康影响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发现,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